上个世纪的73年春节刚过,从阿谁年代过来的人都熟知的原因,英语教师奇缺,而在文革中学了不多的英语、刚在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三十日高中毕业的我由于发音纯正,每次考试的成绩别名列前茅而被英语启蒙老师后担任教育局英语教研员的老师保举、教育局同意指定到一偏僻中学去代初中英语。刚开学,乍暖还寒,来不及细不雅观僻壤之乡小小的农村学校校容校貌,放下行李就跟当时的英语老师听课去了。当时那节课是讲英语语法的一般疑问句,按理说当时的初一学生由于深受“学外语无用论”的影响,遍及不想学英语,尤其是农村的学生,本课内容是枯燥乏味的语法,可高手就是高手,只见身材细高,足有一米八零以上、面孔具有上海人特有白皙肤色的老师在黑板上书写了“一般疑问句”几个字后就亲切地走到学生中间,随手拿起学生课桌上的一支笔:“Is this a pen?”面带笑容的他同时用手势指挥学生集体回答:“Yes, It is.”又手指一本书:“Is that a book?”学生齐声回答:“Yes,It is.”又手拿一本书:“Is this a pen?”学生大笑齐声回答:“No,It is not.It is a book.”……然后在黑板上书写出标致的具有立体感的一般疑问句的英语示范句,并指出单数与复数英语句中的不同之处,单数与复数单词后是否加“s”区别,句中主要是“is、are”的区别,然后复数的示范句书写黑板上,同桌进行白话互动互问练习。随后请学生板演汉译英、英译汉的一般疑问句的单数、复数,练习每人最熟悉的语句。学生板演时我不禁在想:这堂本是枯燥无味的语法课给这位老师上的这么活泼、活跃,这么引人入胜,这么好的老师为什么就没能到我们县中呢?不管是板书还是白话,或是教姿教态,都是我所领教到的一流老师。正当我“走火”之时,下课铃响起,一堂集知识、艺术、欣赏与一体的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下课后这位老师耐心的与我讲本节课的注意事项,并在办公室桌边将粉笔头削成四十五度角,教我写具有立体感的斜体英语字母及连写英语字母时应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