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好消息!邳州民间艺人制作的香包在全国斩获金奖 [打印本页]

作者: laf    时间: 2019-7-29 10:54
标题: 好消息!邳州民间艺人制作的香包在全国斩获金奖
近日

2019年首届全国非遗传承人作品联展

在北京举行

我市民间艺术家李佰侠受邀参展

凭借作品《我爱天安门》在香包类中脱颖而出

荣获2019全国非遗传承人作品联展金奖



今天让我们走近李佰侠

听听她与香包的故事





李佰侠,经济开发区戴圩街道申庄村人。李佰侠手中的这个巨型香包就是她这次在北京参展的作品《我爱天安门》的其中一部分。



说到此次获奖,李佰侠介绍,其他的参展香包都是直接用花布缝制的,而她的香包上的斑纹图案都是一针一线绣上去的,都有着美好的寓意:辣椒代表红火,铜钱代表富裕,牡丹则表示国家的繁荣昌盛。

最让她花心思的,是阿谁半米多宽的“天安门”造型,整个“天安门”全部由大大小小的香包组成,光是刺绣就花了足足四个月,现在被留在了中国非遗传承人产业基地。不管是参展的游客还是评委都对作品赞叹不已。



李佰侠因祖辈经营刺绣花轿和喜庆婚轿,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长大后便和母亲学习制作刺绣轿衣,后来积极探索,传承发展香包制作技艺。





无论是轿衣还是香包,最难的部分永远是在刺绣上,一套完整的轿衣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基本需要转换四五种绣法。而香包因为体型小,造型复杂,更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和细心。



本年56岁的李佰侠,已经坚持绣了30多年。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几度让李佰侠的身体和家庭亮起红灯。 李佰侠说:“因为累得腰椎间盘突出,小孩也没时间带,家里小孩如今都不认我这个奶奶。钱也没挣着,家里都不支持我再走这行,但是我还是要坚持,不管什么情况都要把这项文化传承下去,不管艰难万苦我要站起来。”

第四次重新拾起针线后,李佰侠深知只靠本身的力量很难走下去,于是便把本身的儿媳妇和侄媳妇拉进队伍,先从最简单的教起,经过几年的学习,她们逐渐掌握了香包刺绣的基本手法,能够独立制作完整作品了。

与此同时,李佰侠多次参加各种技艺展出,多件作品被各大协会保藏。2014年,李佰侠成为徐州民间香包代表性传承人如今,香包刺绣作品《我爱天安门》走进了非遗基地,更多的人知道了传统香包制作,这让李佰侠觉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邳州香包在北京展出,成千上万的人看到我们邳州的文化,我真的非常高兴。”李佰侠说。



除了坚守传统手艺,李佰侠还在不竭学习,这次去北京,接触到了湘绣手艺人,李佰侠便和她交流了刺绣经验。 李佰侠说:“他们也很看好江苏的绣法,说我们的针法紧凑,给人一种透明感,美不雅观,且针法不乱,我们准备交换学习,互相加点针法。”



编纂:翟辛辛融媒体记者:王肖

摄影:王肖 摄像:赵胜海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