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药渣的故事——"讴歌新时代” 征文展之三十一 [打印本页]

作者: 晚景入寒窗    时间: 2019-8-19 11:45
标题: 药渣的故事——"讴歌新时代” 征文展之三十一
(, 下载次数: 4)
药渣的故事

文/谢士艾(江西赣县)

老家在邳州铁富农村,那里过去有一种不好的习惯,是千百年遗留下来的。中草药煎过后,一定要把药渣倒在路中央。听老一辈的人说,如果有谁踩着了药渣,就可以把家里病人的病带走,而踩药渣的人因此也会传染上病。在那时,人们看见药渣就像看见了灾星,唯恐躲之不及,走路都是提心吊胆;若一不小心踩上了,张口要大骂“倒了去死,倒了去绝”这样的话,才能避免得病。

很显然,这一做法是很不文明很不道德的,也是没有一点科学依据的。但长久以来,在这小山村,在这充满愚味无知的人群中,面对贫穷的生活,一有病痛,他们首先是硬扛着,实在没办法就自己弄些中草药,再按照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做法,把药渣倒在路上,根本不管别人,也不管有效无效,一代一代的重蹈覆辙,以此来求得心灵的慰籍和自家的平安。殊不知,多少生命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而遗恨终身,甚至命归黄泉,上演着一幕幕活生生的人间悲剧。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很少挨骂的,并且还被村民们称之为“最不信这一套迷信”的人。然而事实上,在村里母亲算得上是倒药渣的高手,只不过她的技巧比别人更高超:一是尽量倒在离家远一点的路上;二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倒;三是在药渣拌上一点垃圾。因此,母亲的行为和倒的药渣都很少被人发现。如今母亲年近八十岁,每当提起这事,她都一脸的羞愧和无奈。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村民们日益富裕,加上村里通了公路,有了赤脚医生和卫生室,有病去那里打打针,开点西药片,比自己采的中草药简单方便,疗效又好,倒药渣的现象才日渐减少,来自那方面的骂声也很难听得见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医保惠及每一位村民,而且能报销的比例越来越高,差不多到了治病不花钱的地步,人们嫌麻烦,没有几个人愿意喝煎的中草药了,最多是中成药、口服液之类的,即使是县里、市里大医院的医生开的调理、滋补身体的中药也没有几人能接受。偶尔有人喝了,也不会把药渣倒在整洁、宽阔的水泥路上,何况他们已经完全明白,这样做是自欺欺人,没有一点作用的,而且还破坏环境,给人留下没素质、没文化的不良印象。现在可以自豪地说,村里的每条路上一年到头几乎看不见丁点药渣,人人完全可以昂首挺胸地走路了。

老家路上的药渣是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故事,苦辣酸甜尽含其中。它的远去,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真实写照,更是改革开放和党的政策的灿灿光芒。

(, 下载次数: 4)

往期荐读

1、家乡的银杏——"讴歌新时代” 征文展之三十

2、那时候,那时候

3、牵挂

4、我想给你写封信

5、母亲的捻线陀子

6、手足血脉,一世情缘

7、消失了汪塘的村庄

8、富美铁富,在生态诗画里绿色崛起——"讴歌新时代” 征文展之二十八

9、艾山听蝉,听禅艾山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