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 [打印本页]

作者: 晓望爷    时间: 2019-9-8 11:55
标题: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

本期主要讲述春秋时期发生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以及南橘北枳

二桃杀三士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说用两个桃子就杀了三名勇士。比喻用计谋杀人。



二桃杀三士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要了解该成语的意思,就要了解这个成语的典故。成语最初出自《晏子春秋》,其原文如下: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冶子另外两个兄弟都去世了,只有他一个人活着,他说这是不仁德。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悔恨不该这么做,而又不敢去死,这是不勇敢。后边古冶子也就自杀了。



二桃杀三士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这个典故讲的是齐景公时期,三朝老臣晏子智杀三勇士公孙接、田开疆以及古冶子的故事。

在当时齐国有三个功劳很大,并且又非常勇猛的人。这三个人总是自恃功劳很大,并且又勇猛过人,就不把朝廷各路大臣放在眼里,就连晏子这样的老功臣都得不到他们的尊敬。

由于功劳巨大,这三个人又结为异性弟兄,相互帮衬着,所以国君都拿他们没办法。但照这样下去,国家都很可能会被他们把控住。



二桃杀三士

面对这种情况,晏子找到了齐景公,并且把这个顾虑告诉了齐景公,在得到了齐景公的准许后,晏子开始设计杀掉他们三个。

晏子首先示意齐景公以封赏为由召见这三个勇士进宫领赏。

等到这三个勇士来到齐景公身边时,却发现有两个桃子,然后齐景公告诉他们,这是宫廷里最新结出的桃子,可惜成熟的只有两个,就让他们三个根据自己功劳的大小来分配这两个桃子。



二桃杀三士

当公孙接与田开疆听到古冶子讲完后,都觉得自己功劳都远不如古冶子,却在先把桃子给抢了,两人都非常羞愧。



二桃杀三士

就在古冶子讲完没一会,两人就因羞愧难当拔出宝剑自尽了。

看到两个兄弟自尽在自己面前,古冶子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站在原地愣了一会,然后说道:

我们三个曾经是结拜弟兄,曾经相约同患难、同享福。如今为了争两个桃子,被我的一番话说的自杀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活着,这是不仁德的。我用话语来吹捧自己,羞辱朋友,这是无义。我悔恨不该这么做,而又不敢去死,这是不勇敢。



二桃杀三士

说完之后,古冶子也没多犹豫,就也拔出宝剑自刎而死。于是,晏子的计谋得以成功。后人便用”二桃杀三士”来形容用计谋杀人。

南橘北枳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意思是说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就是枳子。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也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



南橘北枳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南橘北枳。这个成语想必大部分的都不陌生,在初中课本晏子使楚都有学过。成语最初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其原文如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意思是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还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树。枝叶看起来一样,但实际味道就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两地的水土不一样罢了。



南橘北枳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南橘北枳。这个成语典故讲的是齐国的晏子奉命出使楚国,在楚国发生的一个故事。

齐国大臣晏婴又称做晏子,是齐国非常能说会道的人,他奉命出使楚国,楚王知道这个消息后,便打算借这个机会羞辱他。

当晏子来到了楚国,楚王知道他身材矮小,便命人在城墙上打了一个小洞,然后让人领他从小洞进来。没想到晏子见状便说道:这不是大门,倒像个狗洞,除非只有承认自己是狗国才会让人从狗洞过。说完就不走了。



南橘北枳

当侍卫把消息告诉楚王后,楚王无奈,只得让侍卫带晏子从大门进来。

侍卫领着晏子来到楚国殿堂觐见楚王时,楚王又故意刁难说:齐国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来做使臣。

晏子知道这是楚王在嘲笑自己矮小,五官不均。于是就反驳道:齐国人才济济,他们各自都有自己事情,对于使臣,我们国家都是以相应什么样的国家就派遣什么样的使者出访。俊俏贤明的使者就派往贤明的君王那出访,不俊俏不贤明的使者就派往出使那些不贤明仁德的君王。



南橘北枳

一句话反把楚王噎的羞愧不已。没有办法的楚王只能先招呼晏子用膳。

就在用膳期间,突然有侍卫报道说抓到一个盗贼,不甘心的楚王又故意问道这个盗贼是哪国人,堂下的侍卫听懂了楚王的话里音,便回答盗贼是齐国人。

这下楚王又得意的对晏子问道:齐国的人都喜欢盗窃东西吗?怎么都盗窃到我们楚国来了。



南橘北枳

晏子不慌不忙答道: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到淮河以北就是枳子。虽然叶子看起来一样,但是味道却完全不一样了,这还不是因为两地的水土不一样吗?

就像齐国的人民生活在齐国从不偷盗,而到了楚国就开始偷盗,这也是因为水土不同一样啊!

听完晏子的驳斥后,楚王放声笑道:我本想借此嘲笑你的,没想到都反被你嘲笑了,看来齐国确实人才济济啊。于是便对晏子和和气气的,不再为难他。



南橘北枳

中国历史之春秋的成语典故——二桃杀三士。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二桃杀三士以及南橘北枳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春秋五霸齐桓公

中国历史之东周人物故事——春秋五霸楚庄王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