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故园往事:打麻雀除四害的故事(作者:许广洲)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19-11-4 14:48
标题: 故园往事:打麻雀除四害的故事(作者:许广洲)


1958年我刚刚读初中就参与了全国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打麻雀、“除四害”活动。记得当时有两三天时间徐州全地区各县人民统一行动,工农兵学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从早晨开始全部走出房门一直到晚上,手拿红旗、广播喇叭、棍棒、铁盆、鞭炮、锣鼓、弹弓、捕鸟舀子等,大打人民战争。麻雀只要飞过,大家一齐喊打,旗帜招展,鞭炮齐放,锣鼓动地,盆罐齐鸣,哨音喧天,不让麻雀有片刻休息时间。我亲眼看到麻雀在天上飞着飞着就累得不行,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被我们轻而易举地捉住。连续三天,我们学生嗓子都喊哑了,也捉到不少麻雀。

为了灭苍蝇、蚊子,学校经常搞大扫除,每周六卫生大检查,雷打不动。当时学校还对学生捕捉的老鼠数量进行评比。每捕到一只老鼠就把尾巴剪下来,看谁交的鼠尾多。除四害要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真是战争似的大动员,疾风暴雨式的全民行动。虽然是闹剧似的活动,当时我们学生很高兴,觉得比枯燥的课堂好玩得多。

若干年后我们才知道1957年9月、10月间,中央召开八届三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说“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这四样东西,我是很注意的。只有十年了,可不可以就在今年准备一下,动员一下,明年春季就来搞?……中国要变成四无国:一无老鼠,二无麻雀,三无苍蝇,四无蚊子”。这次全会基本通过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其中第27条后面增加了“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

到了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指示》提出要在10年或更短一些的时间内,完成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的任务。指示发出后,全国掀起“除四害”运动,不断宣传“排山倒海除四害,造福子孙万万代。”

据1958年4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1958年4月19日,从清晨5时开始,北京布下天罗地网,“围剿”害鸟——麻雀。全市300万人民经过整日战斗,战果极为辉煌。到19日下午10时止,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累死、毒死、打死麻雀83249只。4月19日清晨5时整,北京市围剿麻雀总指挥王昆仑副市长一声令下,全市8700多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里,立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枪声轰响,彩旗摇动, 房上、树上、院里到处是人,千千万万双眼睛监视着天空。假人、草人随风摇,也来助威。不论白发老人或几岁小孩,不论是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人人手持武器,各尽所能。为了摸清“敌情”,围剿麻雀总指挥部还派出30辆摩托车四处侦察。解放军神枪手也驰赴八宝山等处支援歼灭麻雀。市、区总指挥、副指挥 等乘车分别指挥作战。在天坛“战区”到处是鞭炮和锣鼓声,30多个神射手埋伏在歼灭区里。他们一天之中歼灭麻雀966只,其中累死的占40%。在南苑东铁匠营乡生产站的毒饵诱捕区,在两小时内就毒死麻雀400只。宣武区陶然亭一带共出动了2000居民围剿麻雀,他们把麻雀轰赶到陶然亭公园的歼灭区和陶然亭游泳池的毒饵区里,在大半天时间里,共消灭麻雀512只。在海淀区玉渊潭四周5公里的范围内,3000多人从水、旱两路夹攻麻雀。人们从四面八方把麻雀赶到湖心树上,神枪手驾着小船瞄准射击,只见被打死和疲惫不堪的麻雀纷纷坠落水中。那个时代过来的许多人都有捉麻雀的特殊经历。

据各地不完全统计,1958年全国共捕杀麻雀2.1亿余只。其中,从1957年12月21日到1958年4月下旬,河南省灭鼠1.35亿余只、麻雀1.39亿余只,灭挖蚊蝇(包括蝇蛹)18万多市斤。”1958年,广东省掀起除害灭病的群众运动高潮,1—10月份共消灭老鼠6500多万只,麻雀3100多万只,蚊虫235万多斤,苍蝇384万多公斤。一年内出现11个省市3000多个乡基本“四无”(无四害)。时势造英雄,全国“除四害”的“英雄”不断涌现。

安徽省燕湖市一等卫生先进工作者、搬运工人顾友昌,在除“四害”战线上获得惊人的战果。1957年中,他一人消灭老鼠二千六百多只,麻雀四千七百多只,苍蝇九十斤,挖蛹二十五斤十两,蛆三十一斤,平均每天消灭七只老鼠,十三只麻雀,六两苍蝇和蛆蛹。顾友昌曾先后两次被评为芜湖市一等卫生先进工作者,一次被评为安徽省二等卫生模范。

武汉老太蔡月英,三年来,她一个人就消灭了三百三十多只老鼠、两百四十万只苍蝇。她还积极地把街道七岁到十二岁的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每天早、晚带领着他们去参加捕蝇活动,消灭了大批的蚊、蝇,扩大了除四害的成果。对于不大重视捕鼠的安静街粮店,她也自备了找鼠工具的饵子,亲自帮助他们扑灭。她先后五次被评为市、区爱国卫生模范。

亢奋的年代里,运动接连不断,人们的才智也发挥到了极致,“除四害”的方式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比如灭老鼠,什么“掏窝”,“水缸捕鼠”,“调墨油粘鼠”,“双簧钢丝夹鼠”,“碗、桶、面盆扣鼠”等。灭鼠是有奖励的,有的地方灭一只老鼠换一盒火柴,或者几根尾巴换一张书签。“抱头鼠窜”的老鼠们真的是“人人喊打”了。

1959年11月27日,中科院党组书记张劲夫就麻雀问题写了一份报告,说:“科学家一般都认为,由于地点、时间的不同,麻雀的益处和害处也不同;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提消灭雀害,而不是消灭麻雀。”两天后,毛泽东批示:“张劲夫的报告印发各同志。”次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虫’。”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张劲夫的报告,算是公开为麻雀平了反。之后,随着“钢铁元帅升帐”,更大的群众运动到来,“除四害”运动才渐渐偃旗息鼓,趋于平静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