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电机、电池已有突破,三电核心电控怎能被外国卡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银鲜目江探    时间: 2019-11-21 16:20
标题: 电机、电池已有突破,三电核心电控怎能被外国卡脖子?
2013年,美国前国安局雇员斯诺登揭露美国政府通过其服务器监控全球的野心。《Bloomberg》指出,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尔、苹果、甲骨文、微软并成为美国“八大金刚”,他们一方面与五角大楼、政府保持密切联系,一方面在中国核心部门长驱直入,给中国信息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为此,阿里巴巴提出了去“IOE”化的概念。也就是阿里巴巴决定不再采用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和EMC的存储设备,这三家公司也是我国政府部门曾经大为依靠的厂商。但随着棱镜门的曝光,我国的龙芯、清华紫光逐渐实现了自主可控替代,但在新能源的大潮中,我国却依旧没有实现自主可控。



或许大家会说,宁德时代已经打入了宝马、大众、戴姆勒等全球汽车巨头产业链,比亚迪纯电客车走向全球,我国新能源怎么就被外国卡脖子了?的确,在新能源汽车核心的三电领域,电池、电机领域基本实现了国产替代,但在电控领域,虽然部分核心零部件有所突破,但依然摆脱不了较高的对外依存度。

就拿比亚迪来说,其IGBT业务被《界面》传出正有意IPO,但放全局来看,电控领域中,日本有瑞萨电子,欧洲有意法半导体,我国目前依旧略显被动。但继续“无差别补贴”也不靠谱。



2016年,苏州金龙总经理吴文文跳楼自杀身亡,这家公司事后被证实骗了国家补贴5个多亿。根据《南方周末》估计,某微型电动车厂家2017年前至少拿到60亿的国家补贴。如此来看,发展电控,提升自主可控能力虽然迫在眉睫,但应“重点关照”,而非“雨露均沾”。

目前,科创板领域已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成功上市,比如容百科技等,或许在电控领域做得出色的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联合汽车电子都可以考虑剥离部分电控业务赴科创板上市,毕竟高达百倍市盈率的估值可以让盈利微薄的企业获得最大的融资。



除了继续更加合理补贴以及鼓励部分企业上市以外,或许特斯拉来到我国市场,拿到超国民待遇时,是不是也可以要求特斯拉选取产业链公司时需要优先考虑国内公司呢?

众所周知,我国手机电子在10多年前还是山寨代名词,但时任苹果供应链经理的库克选取了扶持我国产业链公司以制衡日韩供应商。此后,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以及蓝思科技纷纷亮相,这也为我国新一代厂商比如2010年诞生的小米以及一加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据悉,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量产让A股部分新能源产业链公司“闻声而涨”,或许特斯拉拿着国有大行的低利率贷款能带动我国新能源产业链,这也不失为妙计。届时,蔚来创始人李斌所说的“保时捷工厂肯定比不上江淮的工厂”或许那时候真的可以成为现实。
作者: pizhouxiaoshi    时间: 2019-11-21 16:21
补贴应当分企业,有实力研发替代国际采购的国家给予补贴,当然必须经过市场检验
作者: rxpajtalqe    时间: 2019-11-21 16:23
分析很精辟,值得肯定。
作者: 雨阁听风    时间: 2019-11-21 16:24
国家应大力补贴电机企业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