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十位太监之明代刘瑾 [打印本页]

作者: XY890    时间: 2019-12-12 17:04
标题: 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十位太监之明代刘瑾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刘瑾是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



孝宗时,犯死罪,得免。后侍奉太子朱厚燳,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刘瑾连连升迁,很快当上了司礼太监,代皇帝批答天下奏章。大权在握的他,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他排陷异己,朝中正直官员大都受他迫害。而刘宇、焦芳等小人则奔走其门,成为其党羽。



刘瑾的贪婪专权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安化王朱寘鐇趁机于正德五年四月发动叛乱。由于不得人心,叛乱很快被平定。太监张永利用献俘之机,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刘瑾被捕,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经会审,刘瑾被判以凌迟。同年八月,刘瑾伏诛,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众所周知,英明神武的高祖朱皇帝,吸取唐朝宦官之难的教训,立下组训,严禁宦官干政。初衷是好的,但他高估了自己子孙的能力。自永乐帝之后,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土木堡之变更是让大明武将功勋损失殆尽,自此武官没落,成为文官的附庸,大明内阁和文官集团势力强大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皇帝者,顺之则昌,唯一代明君,逆之,则为暴君昏君,毕竟史书是由文官集团撰写的。朱厚照的父亲,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朱佑樘,类似与西汉文帝,不问国事,完事由内阁三大学士裁决,权力放纵之大,前所未有。一般都是大学生教孝宗怎么做,而不是孝宗命大臣怎么做。这么君臣和谐的相处模式,为文人言官大喜,称为万世楷模。



然而朱佑樘真的快乐吗?不得而知,而朱厚照更是从小从这个环境下长大的,从他当皇帝后有多么讨厌文官,就知道当初孝宗朝是什么样境况。但皇帝虽是九五之尊,但并非无所顾忌,当时明朝各项制度已经成熟,朱元璋留下的条条例例的组训严格限制了君臣的发挥。只有一个群体,不怕辱骂,不怕遗臭万年又对皇帝忠心耿耿,这便是宦官集团。所以刘瑾更多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权力斗争。



而另一个关键原因,武宗无子,以杨延和为首的文官集团找了朱厚照叔叔家的堂弟朱厚熜继位。这也不是个安分的主。而且独尊反抗意识更强。封建时代有个传统,新帝登基都要否定一些先帝的政策,以此树立自己的权威和借由安插自己信任的大臣亲信。父子恩情都可以舍弃,何况堂兄弟,所以朱厚照和刘瑾的历史黑名,嘉靖是要负很大责任的,这就留给大家讨论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