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新能源汽车的“指明道路”不等于干扰技术路线
[打印本页]
作者:
银鲜目江探
时间:
2020-1-14 18:56
标题:
新能源汽车的“指明道路”不等于干扰技术路线
当我们告别旧的,欢迎新的,中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再次采取了令人放心的措施。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没有改变。
“汽车工业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这也是对我们建设一个强大的制造国的重要支持。全球汽车工业正面临100年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骆俊杰说。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15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解除对特定参数和指标的限制,为行业和技术留出更多发挥作用的空间。
经过地方部委第一轮磋商,《规划》的发展目标有所提高和降低,更加注重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和实用性。
《规划》提出了“经过15年的不断努力,力争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强大的优质品牌国际竞争力,我国进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的发展愿望。届时,纯电动汽车将成为主流,燃料电池商用车将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的车辆将全电动化,高自驾智能联网汽车将普及,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
《规划》对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2021年起,新能源汽车将用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公共领域的所有新的或更新的汽车。制定具体措施,将R&D新能源汽车投资纳入国有企业考核体系。”
同时,《规划》为暂时处于低谷的新能源汽车明确设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将显著提高,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将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25%左右,智能互联网连接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30%,高自驾智能互联网连接汽车将在有限的区域和特定的场景中商业化。
此外,《规划》降低了动力电池寿命、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等参数的目标,只剩下两项:耗电量和油耗: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的平均耗电量将降至12千瓦时/100公里,混合动力车(包括扩展计划)的平均油耗将降至2.0升/100公里。资深汽车媒体人士陈小冰表示:“《规划》对新能源汽车具体参数和指标的限制的发布,将为工业和技术发展留下更多空间。”
从《规划》的“保障措施”一节可以明显看出,该政策保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如新能源汽车无限制行驶、建立碳交易市场联动机制、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税收激励措施、为市场推广提供政策支持。然而,特别是预计将继续改进“双点”管理方法,这将为新能源汽车在金融衰退和退出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
聚焦五大战略任务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
《规定》清晰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能力,聚焦五大战略任务“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新产业生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合作”。
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保证。为了营造良好的使用环境,《规定》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如充电和换电、加氢和智能道路网络、改善连通性和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深化开放与合作战略将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开放新模式的形成和深入融入全球产业体系。其中,加强与国际贸易和经济规则的对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平等对待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经营环境,将加快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对外开放,同时保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
从政策推广到市场推广,鼓励市场参与者创新和发展。
虽然《规定》仍处于征求公众意见阶段,但《规划》作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纲领性政策,明确提出要结合国家能源战略、交通战略、电力战略和网络建设,推动汽车产业坚持电力建设、网络连接、智能化和共享化。
左世全表示,自国务院于2012年颁布实施《规划》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预期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开放竞争与合作的良性产业生态逐步形成。中国已经成为引领世界汽车工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然而,左士泉也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包括核心技术供给不足、产业生态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仍有待解决。在从政策促进向市场促进的转变中,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亟待改变。
骆俊杰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主要与《规划》联系在一起,旨在确定方向,设定目标,指明道路,增强行业信心。然而,“指明道路”并不意味着干涉企业的技术路线。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我们都鼓励市场参与者创新和发展。”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为智能联网汽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龚伟杰表示,智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的战略发展重点。中国在政策支持、产业促进、技术创新和标准提高方面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智能联网汽车涉及跨部门合作,不同行业有自己的理解。今后,在政策法规完善、跨行业协同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推广、安全保障等方面仍需努力。
骆俊杰强调:“我们将继续关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加快中国汽车工业从快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在新能源的培育方面,不仅汽车工业在努力工作,而且能源、交通设施、通讯等方面也为汽车工业未来的“四化”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战略机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作者:
qrruqkkgdj
时间:
2020-1-14 18:57
确实有点火,但没事的,所有主动权在你.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