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打印本页]

作者: 木易549    时间: 2020-1-23 10:26
标题: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春困夏乏秋打盹,睡不完的冬三九。毫不夸张地说,越来越多的人,每个月好像总有那么二十八九天打不起精神。




我留心过身边很多人的表现,包括我自己曾经的身心感受。




一觉醒来,疲倦感仍然如影随形









需要集中精力的时候,总会觉得特别吃力




「好累啊」「困死了」这样的话语,也是在经意或不经意的一瞬间脱口而出的




「累」这个字,似乎成了现在大家共有的一种状态。




即使什么都不干,也依然会觉得浑身乏力,昏昏沉沉,身体困重,腰酸背痛。




若要问这些人,是不是没休息好,是不是进行了什么高强度的工作,得到的答案也不是完全肯定的。




更多人的困扰在于,明明自己补了很久的觉,假期里也没做什么事情,可是需要投入到正经事的时候,依然觉得自己精力不够用,心神也难以集中起来。




那么大家不如想想看,自己是不是已经渐渐遗忘了「休息」这个最基本的生存机能?




你的眼睛,依然在辛勤运转着









当下很多人所谓的休息,就是让自己瘫坐在电脑、电视前煲剧、看电影,或者把着手机聊天、打游戏、刷社交网络什么的,对不对?




冒犯地说一句,有些人如果离开了手机和电脑,如果去到了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可能会觉得假期如同上刑一样难熬吧。




这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休息」方式,看似不必汗流浃背或劳心费力,使人从狭义上的「劳作」里解脱了出来,但细细琢磨起来,这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性:你的眼睛,依然在辛勤运转着。




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观点,叫「累从眼入」,我想这很恰当地概括了当下很多人疲惫感的一大来源。




人只要处在清醒的状态,眼睛便是支持日常活动、获取信息一个必不可少的器官。




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一对明亮的眼眸,就像枝端开放的花朵,需要植根于气血充盈的身体。眼睛的过度使用,也势必会耗费更多的气血去供养。




歇身不歇眼这个问题,古已有之。比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就指出:「其读书、博弈等过度患目者,名日肝劳」。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里还有「久视者必劳心,故伤血」的说法。




你看,明明只是一个眼睛的问题,却跟脏腑关联甚多。




眼睛与脏腑关联甚多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再往外了说,肾精能够化血,而气血又是能够互相转化的。




当你盯着屏幕,进行所谓的「休息」时,想想看,你的气血,你的精气神,其实都在被一点一点地从身体里偷走。而五光十色的影像,纷繁复杂的声音,同时也在扰动着心神,不停地产生内耗,让人产生那种难以甩脱的感觉——心累。




说了这么多,你也应该可以明白吧,解决疲劳最要紧的,就是闭目养神。
作者: weipk123    时间: 2020-1-23 10:27
闭目养神,解除疲劳。
作者: qofqscoddg    时间: 2020-1-23 10:28
每天看手机别超过两个小时
作者: 5118    时间: 2020-1-23 10:29
天食人五气,地食人五味。五气入鼻,藏入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至彰。
作者: cnilop2004    时间: 2020-1-23 10:30
最快的回复精力方法就是心无杂念闭目养神
作者: sanw    时间: 2020-1-23 10:31
当你盯着屏幕,进行所谓的「休息」时,想想看,你的气血,你的精气神,其实都在被一点一点地从身体里偷走。
作者: hwd6218554    时间: 2020-1-23 10:33
智能手机带来的眼睛过度劳累!身体精华消耗,后果很严重,正在蔓延。必须引起警觉。
作者: l312491659    时间: 2020-1-23 10:35
玩游戏时玩到紧张时刻,手脚冰冷,浑身抽搐, 呼吸紧促,哎,,, 好难受
作者: uqcopveobo    时间: 2020-1-23 10:36
清心寡欲,见素抱朴,五色又怎能让人目盲呢?五音又怎能让人耳聋呢?五味又怎能让人口爽呢?
作者: ttcs    时间: 2020-1-23 10:37
恍然大悟,休养生息!!
作者: 无发无天    时间: 2020-1-23 10:38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作者: xbbpspjjkc    时间: 2020-1-23 10:40
此文看懂的人,可得长生
作者: hau20044314    时间: 2020-1-23 10:41
错了错了,那是凡人,修行者放于耳,从耳化神。
作者: kuimm    时间: 2020-1-23 10:42
头条老板找你有点事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