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中国武术谚语战略篇之以一当十,以十当一
[打印本页]
作者:
XY890
时间:
2020-1-29 08:06
标题:
中国武术谚语战略篇之以一当十,以十当一
以一当十,以十当一
语见《史记·项羽本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说:
“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这也是武术技击的战略战术。以一当十则勇猛顽强,气吞万里,以十当一则以绝对优势的技术,克敌制胜。
以我为主,攻防得宜
技击时应施以自己日常练习的方法,不应受人影响,轻易放弃自己所熟练的技术,而变换不熟练的技术,即以己之长才能与人抗衡。还须攻中补守,守中补攻,如“程咬金三板斧”,头一斧头为攻手,后两斧为补手。就是要补益自己,耗损对方,才能越战越强,这又叫做“因人自补,自立不败”。
强外攻内,声东击西
“声东击西”语本《通典.兵典六》(唐朝杜佑):“声音其东,其实击西。”声东击西,是造成敌人错觉之一法。这是兵家常用、熟知的方法,散打中亦是这样。引上打下,示左击右,忽东忽西,且阶即离,一正一奇,一明一暗,奇正互根;不攻而示之以攻,欲攻而示之以不攻;形似必然而不然,膝似不然而必然;似为而不为,似不可为而为之;欲重击而示之毫不介意。此假动作给对方造成刹那间的错觉,我恰因势而用招。沾上有,碰上发,我意占先去打他。如武松醉打蒋门神,所用的玉环步、鸳鸯脚正是此术。
要成功运用这一方法,就要使敌不知我的底细,并灵活采用,绝不可生搬硬套。
避锐击情,以逸待劳
语本《孙子·军争篇》:“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接着又说:“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意思是善于用兵的人,要避开来敌的锐气,待敌方士气消沉沮丧,兵力疲劳的时刻,乘机发动攻势。这里的“待”,不是守株待兔,傻呆呆地等待战机,而是避实就虚地积极调动对手,创造战机。武术散手正是这样。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在不利的形势下,勉强支撑就会充满危抓,而退却可以转败为胜,故称为走为上策。
后退并不是消极地逃跑,后退可以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引出敌方的破绽,为反击提供条件。《斯巴达克思》一书中载有:沦为伟斗士的斯巴达克思,在一次团伙角斗中,伙伴们都倒下去了.而对方还剩三个人。斯巴达克思的斗技虽然超众,但在三个强手的联袂进攻下,难于招架,险象环生。突然他急中生智,冷不丁抽身奔跑,三个对手则紧追不舍,因每人跑速不同,四人之间逐渐拉开了距离。斯巴达克思乘机打倒了第一个追上来的对手,接着又打倒了第二个、第三个。取胜的原因在于,他把一场一对三的劣势险局,变成了三场一对一的优势活局,取得了各个击破.以少胜多的结局。
格斗的法则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这里还有怎样走和能否走得脱的问题。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