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疫情当前,全民奋战;你若不详,还请不语 [打印本页]

作者: 上善若水8L8    时间: 2020-2-6 17:44
标题: 疫情当前,全民奋战;你若不详,还请不语
你若不详,还请不语

文/王先梅









今年这个春节过得着实不一般。满眼、满耳,满世界都是“疫情”、“病毒”、“封城”、“封路”,各家各户闭门不出的日子。

人们通过网络了解疫情发展的许多消息,其中自然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有感人肺腑的,也有恶搞调侃的。人的心情也会随着这些消息不断更新变化着,有网友用聊天表情调侃一天心情变化,真的堪称丰富多彩。

早上,百无聊赖翻看手机,在一个微信群里翻到一篇文章,有一段话感觉与这几天心情有了共鸣,放下手机感想颇多。其中有一段话这样说:




“我的意思不是不可以写苦难,完全应该写。但写的时候需要交代背景,交代前提,把握方向——前进的方向。

特别是有关现代革命历史背景的作品,如“五四运动”、“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等,要让人读完后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苦难是真实的,深重的,值得深刻反思和竭力避免的,但也是不得不经历的。就像截掉溃烂的糖尿病足,疼不疼?疼。但是没有办法,留命不留足,留足不留命。不得不这样选择。通过这个教训,告诫他人要改变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身体健康。如果撇开糖尿病这个前提,只去描写被锯足的苦难过程,那么把医生五马分尸也难解心头之恨了。”

看完我复制过来的这段话,用现在一句网络流行语描述——“你品,你细品!”

有些人经常话听一半就开始人云亦云,或是以讹传讹 ,弄得是非颠倒黑白不分。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报道,一化名李馨的武汉人,为了病毒感染的父亲,辗转与武汉各大医院八天,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还是因为父亲属于危重病人才住进医院的经历。

其实看到这里,即便作者不去说明武汉有多少病人,医院床位紧张到何等地步,我们从李馨父女的遭遇也可以想象到武汉的真实状况。









可是当我看到评论区里一些过激评论时心里很难受。都这个时候了,咱们能别再骂“无良医生”、别再抨击负责人“不负责任”了吧?要相信,但凡有一点办法医院不会把患者拒之门外的。你没看到全国各地请战去疫区的医护人员的视频吗?你没看到军区医院空投到疫区的医护吗?你看到丈夫送妻子、儿子送母亲去疫区的感人泪下的场景了吗?你看到医院医护人员连日奋战、累了睡到在地板上一大片的场景吗?那都是逆向奔跑的人群啊!

如果这些你都没看到,你看到电视、新闻、微博、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都在转发的那位八十四岁高龄的老院士,本该在家颐养天年的,如今却带头奋战在战斗第一线,你看到老人眼里闪动的泪花了吗?

还有那位九五年的年轻医生,连续奋战九天九夜劳累过度猝死的新闻吗?九五年的啊,还是个孩子啊?评论里批评医护人员不负责任的你作何感想?都到了这个时候了,我们可以把医患矛盾、干群矛盾先放一放,众志成城,别再说那些不合时宜的言论了吧?因为疫情,我们的国家倾尽全力,否则不会有10天建成一座床位达1000个的大型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奇迹。

也许干群关系和医患关系的话题一样,平常日子里偶尔会有一些敏感,但是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我眼里看到的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我老家农村的,我亲眼看到的是全乡镇和各个村子路口都有党员干部或者志愿者执勤把守,逐个询问来往人员、车辆。甚至还挨家挨户排查外来人员的身体状况。当你在家闭门不出、喊着憋疯了时候,看看那些站在迎着寒风的路口值班的人吗?此时的他们也在尽职尽责。那些风凉话,那些满是怨气的话可以暂且放一放吗?非常时期,社会需要的是团结,不需要相互指责。

不能否认,社会上不和谐的那些阴暗面有,但那不代表整个社会,不要看到一点阴暗的东西就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寒冷的冬天,当你在家里开着暖气玩着手机时,就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冒着生命危险奋斗在寒冬里的人们指手画脚了吧?那样会寒了他们的心。这个时候你可以想想你都干了什么?


作者: shazhude123    时间: 2020-2-6 17:45
全民皆兵防控疫情,不和谐的话少说!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