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法律分析:遗嘱与遗赠的区别
[打印本页]
作者:
华为股票卖出矩
时间:
2020-3-26 12:02
标题:
法律分析:遗嘱与遗赠的区别
近来经常有人咨询笔者一些关于遗赠的法律问题,但当事人往往将遗赠和遗嘱相混淆,那么遗赠和遗嘱到底有何区别,笔者在此具体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从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第二十五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三十三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第三十四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遗赠是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二者的区别从以下四点来把握:
1.主体不同。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遗赠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不限于公民)。
2.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遗赠人债务的义务,但受遗赠人须在遗赠人的税款债务清偿后,才能接受遗赠的财产,如果遗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受遗赠人无权接受遗赠,但受遗赠人不负有清偿的责任。
3.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从而取得财产;而受遗赠人则一般不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是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那里取得遗产。
4.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遗嘱继承人需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不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受遗赠人应在指导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视为放弃接受遗赠。
上述四点即为遗嘱与遗赠的区别,笔者稍作分析,以供大家实务中处理纠纷。
宸硕律师事务所:宋婓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