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居家少出门,营养专家教你防疫期怎样 “吃”出抵抗力!
[打印本页]
作者:
也曾相识825
时间:
2020-3-26 16:28
标题:
居家少出门,营养专家教你防疫期怎样 “吃”出抵抗力!
战疫情,待在家里就是贡献。
我们除了做好个人防护,环境消毒外,
良好的膳食营养是加强免疫力最简单的方式。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以下简称CSPEN)发布了关于疫情期间人们应该如何合理膳食,应该补充怎样的营养补充剂,可以说非常的及时和全面。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说明,[轻松健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一些补充。
1、 餐前洗手
所谓病从口入,勤洗手是有效防范疾病的措施,所以卫生应摆在第一位。
2、分餐或者公筷
家里人各吃各的,单独碗筷,单独清洗和消毒(56度以上热水30分钟),这样更安全。
3、食物存贮
一定要注意食物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避
免因食物中毒而导致自身免疫力降低,而让病毒有可趁之机。
根据食物类别合理储存,合理利用冰箱,防止食物腐败变质; 不要选择变质有毒的食材,如发霉的谷物、发芽的土豆、异味的肉食等; 处理生熟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剩菜剩饭再次食用前要充分加热,若已变质须丢弃。
4、合理饮食
要注意营养均衡,不能餐餐大鱼大肉,少吃熏制食品,
尤其是不能吃野味,是保证自身免疫力的王道。
多样化的膳食是均衡营养的前提,而具体怎么吃,则要讲究
“一多二搭三简化”。
一多:充足的蛋白质
每日总热量摄入的10%~35%来自蛋白质即可
,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当地物产资源,保证适量的肉、禽、鱼、蛋、奶等优质蛋白的摄入。
健康的人可以参考“1+1、2+2 吃法”——每天适量吃主食之外,
补充1袋牛奶,1个鸡蛋;2两瘦肉,2两豆腐,不算其他食物,就能够达到每日所需。
二搭: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
荤素搭配:
荤菜主要能提供蛋白质和脂肪,可以选择脂肪量相对较低的瘦肉、禽类、鱼等。
建议成人每日摄入鱼虾、禽肉50克~100克,畜肉50克,蛋类25克~50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成人每天推荐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鲜水果。
粗细搭配:
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
干稀搭配:
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来增加饱感;二来有助于消化吸收。
三简化:烹调简单化
建议大家多用蒸、煮、炖等相对健康的烹饪方式
,少吃口味过重(过辣、过油、过咸)的食品。
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而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
油的每日摄入量应在25克左右;老年人、血脂异常人群和肥胖人群,每日摄入量需降到20克。
5、控制肥肉、动物脂肪的摄入
增加优质脂肪的摄入,包括烹调用的植物油和硬果类多油性食品如花生、核桃等、坚果不要吃太多。
大家每天运动量最大的应该是嘴巴了,
吃太多坚果很容易造成一天的热量摄入过高,脂肪积累
。每天一小把坚果能够满足日常的营养需求了。
6、食欲较差者可以适当补充保健品
食欲较差进食不足者,应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
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适量补充一些补充剂对于改善营养缺乏、提升免疫力有一定效果。
但是要清楚“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预防作用,大家在选用保健食品时,不要轻信不法商家的夸大宣传,根据个人需要理性消费。
7、保证充足饮水量
每天1500~2000mL,多次少量;可以饮温开水或淡茶水。饭前饭后一碗菜汤、鱼汤、鸡汤等也是不错选择。
8、生病后清淡为主
有人生病后以为身体虚弱,喜欢进补,但其实,生病后过度进补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不利于恢复。
所以,身体不适的人饮食应选择易吸收、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鸡蛋羹、瘦肉清菜粥、清炒小菜、水果汁等。切不可趁春节大吃大补。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