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邳州家长注意!班级群里出现这种情况切莫大意!警方提醒已有多人中招
[打印本页]
作者:
林之秋实
时间:
2020-5-11 12:03
标题:
邳州家长注意!班级群里出现这种情况切莫大意!警方提醒已有多人中招
班级微信、QQ群建立的初衷
本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互动交流
以便监督孩子学习
但!
这不仅便利了师生也让骗子有机可趁
冒充班主任
以收取培训费等名义
通过发送收款二维码的方式行骗
这不“神兽”归笼没多久
邳州某小学家长就中了招!
家长是如何被骗的?
5月7日,邳州市开发区某小学的一名家长收到了一个昵称为“数学-刘老师”的QQ好友添加申请。这位自称“班主任”的人发来一则“通知”,称
为加强学生英语水平,学校将开设辅导班,费用1500元,培训结束后教育局补贴900元。报名即将截止,请她抓紧扫描二维码缴费。
(该家长收到的通知)
起初该家长感到疑惑:“之前并没有收到这个通知啊?”但对方名字头像和孩子真正的班主任是一样的,经不住对方催促,该家长很快就扫码转账了1500元。
(该家长转账截图)
本以为自己给孩子成功报上了校内英语培训班,可没成想,这位“班主任”又提出来新的收费内容。
(“班主任”与家长的聊天记录)
“因为英语培训需要专用的 iPad,所以要再支付1800元的押金。”
家长考虑到这1800押金到时可以退款,就毫不犹豫地扫码付款。
期间尽管已经收到转账平台系统弹出的诈骗风险提醒,该家长还是固执地将款项转了过去。
(系统提示可能存在欺诈风险)
就这样,该名家长前后被骗3300元。
骗子是如何施骗的?
这种类型的骗术可谓是盛行全国,而各地公安机关也纷纷发布提示预警。
为什么家长会纷纷打钱?为什么不法分子能频频得手?
我们起底骗子的作案手法,主要分四步:
1
广撒网、搜索QQ群
通过广撒网式搜索“班级群”、“家长群”等关键词,利用部分群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步骤、群管理员疏于管理等漏洞,进入多个家长群。
(网络图片)
2
换头像、伺机行动
进群后,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换成下载好的班主任头像,并将自己的备注名修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
3
利用时间差,发布诈骗信息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不法分子借机下手,利用时间差,冒充老师发布缴费信息。
(网络图片)
4
收款跑路
收款后立即退群,等真老师上线后,骗子已经逃之夭夭。
骗子的作案规律
通过梳理警情,我们逐步摸清了骗子的作案规律:
?作案时间:以白天工作时间段居多。
此时,家长们通常忙于工作,对于班级群内的消息来不及多方核实;
老师们也正处于上课期间,无暇顾及班级群内的信息。
?作案途径 : 以QQ群居多。
一方面,目前学校班级群使用QQ多于微信。且QQ群实时在线人数不多,不便于家长之间互相提醒;
另一方面,QQ有群名搜索功能,骗子可获取海量班级群作为诈骗目标。
?收款方式:支付宝、微信、红包等。
班主任和家长请马上行动!
针对这类案件的特点,小编建议老师和家长们尽快做到三点:
一要擦亮眼睛。
请各班主任迅速核查班级QQ、微信群成员身份,对新加入的成员,要提醒群管理员及时甄别核实进群人员身份,杜绝陌生人随意入群现象,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
二要谨慎付款。
作为家长,如遇家长群中有发布收取费用信息等,要及时与老师进行电话沟通核实,切记不可在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上付款。
三要及时报案。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小编提醒:
近期此类诈骗案高发,
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以防被骗。
而您的一次转发,
可能就会避免一位家长受骗!
来源:邳州公安微警务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