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个人或地方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打印本页]

作者: 历史人物费    时间: 2020-5-12 07:59
标题: 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个人或地方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类似体验:你正在与人交谈,或者路过某个建筑物,突然觉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仿佛以前经历过~

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别怕,这不是“通灵”,实际上,它是“既视感”!

在医学上,把这种对场景产生“似曾相识”感觉的现象这,叫做海马效应,或者更通俗点叫“既视感”。

法国生理学家艾米利·波拉克在1867年的著作《精神科学的未来》就定义了这种现象,并且将其命名为“déjà vu”(既视感)。



所谓“既视感”,具体有以下三种表现:

“既视感”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哦~

据统计,有三分之二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1次“既视感”,其中大多数人只经历过上述的1~2种情景,绝少部分人3种情景都经历过~

为什么人会出现“既视感”呢?

这就有许多脑洞大开的说法了,比如:

A:我觉得可能是前世的记忆~

B:说不定是平行时空,这些是另一个平行时空的我经历过的。

C:会不会是梦见过,只是我们梦醒就忘记了,但现实中遇到类似场景,就会触发我们的潜意识。



这么多种脑洞大开的说法,我表示默默长了见识,但似乎有点儿不着调,所以,接下来要介绍真正靠谱的解释!

什么是“既视感”

脑神经专家认为“既视感”,实际上是大脑的记忆存储出现了bug,简而言之就是:你记错了。

简单解释一下:

我们左半球大脑中的颞叶部是我们记忆的资料汇总中心,会将我们获得的信息进行时间排序。

当我们的器官(如眼睛)获取到某段信息后,会通过两条线汇入颞叶部。a线左脑直达,b线需走点弯路——绕过右脑。

虽然路程不一样,但大脑总共就那么几十厘米,这么短的距离,正常情况下2条线基本上会同时到达。

但是当大脑出现混乱的时候,b线可能会稍微停滞,而a线的信息却已经直达颞叶部,并且标上了时间顺序,此时b线的信息才姗姗来迟。

正是因为左右脑信息传输的不同步,让大脑对同一个信息发生了“误判”,以为是前后发生的两件事,这才给人有“似曾相识”的错觉。



不过,这种情况只是偶有发生,一般不会对我们人体造成伤害,而且多发生在这些人身上:

不管怎样,当这种“既视感”出现时,不必惊慌,这不是什么灵异事件,就当大脑跟你开了个小小玩笑,好好享受下这难得的经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