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我市哪些岗位最缺人?来看这份刚刚出炉的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州都市圈
时间:
2020-5-20 08:24
标题:
我市哪些岗位最缺人?来看这份刚刚出炉的分析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今日发布我市第一季度公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所用信息数据全部来源徐州市13家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库。
1
供求总体情况:
受疫情影响供求量小幅缩减
本季度,受疫情影响供求量小幅缩减。用工单位通过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106069人次,比上季度增加23058人次,环比增加27.78%;比去年同期减少20571人次,同比减少16.24%。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各类求职人员共88044人次,比上季度增加9219人次,环比增加11.70%;比去年同期减少31061人次,同比减少26.08%。求人倍率为1.20,比上季度增加0.15,与去年同期上升0.14。
2
分产业劳动力需求情况:
制造业用人需求最大
本季度,第二、第三产业是我市需求活跃的产业,占总需求的97.43%,其中,第二产业需求岗位57508个,占总需求的54.22%,环比上升11.9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1.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为43.21%,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9、9.95个百分点。
从行业需求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占据着各行业中用工量的前四位,其中,制造业用人需求53518人,占总需求的50.46%,所占比重的环比、同比均上升;批发和零售业需求人数为10046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需求人数为7142人,分别占总需求的9.47%、6.73%,两者所占比重的环比、同比均下降;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用人需求8211人,占总需求的7.74%,所占比重环比、同比均上升。
3
分职业供求情况分析:
“包装工”最缺人,“收银员”供大于求
从各类职业需求状况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是我市用人需求的主体,需求量分别为37216人、17893人、13524人,所占比重分别为35.09%、16.87%和12.75%,合计占比超五成,为64.71%。
从求职者情况看,求职者相对集中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求职量分别为29205人、15131人、10428人,所占比重分别为33.17%、17.19%、11.84%,三者合计比重超六成,约占求职人数的62.20%。
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小类中(即供小于求排名前十的职业),求人倍率较大,也就是岗位需求量较大的职业分别是包装工、焊工、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
从表中不难看出,“包装工”是最缺人的岗位,求人倍率达到了7.39,“这意味着一个包装工有7个以上的岗位在等他。”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按需求小于求职缺口的前十个职业小类中(即供大于求排名前十的职业),求人倍率较小的岗位是收银员、糕点面包烘焙工、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等。
4
招聘、应聘条件分析:
男性就业压力大于女性,16-24岁的青年需求量最大
从性别分组的供求人数看,62.1%的岗位对求职人员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且男性需求比重高于女性18.9%。从求职人员的性别结构看,男性求职人数大于女性求职人数。其中,男性求职者51946人,所占比重为59%;女性求职者36098人,所占比重为41%,说明本季度男性就业压力大于女性。
从用工单位对劳动力的年龄要求看,97.37%的岗位对劳动者的年龄有所要求。其中16-24岁之间的劳动者是构成单位用工需求的主体,需求量为44933人,占总体需求的42.36%,占比接近五成,说明企业对16-24岁的青年需求量最大。
从求职人员的年龄层次看 ,求职人员也是主要集中在16-24岁之间,求职量为40159人,占求职总人数的45.61%。
从年龄分组的求人倍率看,16-24岁求人倍率为1.12;25-34岁年龄组的求人倍率最大为1.34;35-44岁年龄段的求人倍率为2.35,说明目前企业招收35-44岁年龄段的求职人员难度略大。
从用工需求对求职人员文化程度的要求来看,本季度78.3%的用工单位对求职人员的文化程度有所要求。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需求总数的23.07%;要求高中学历的占需求总数的37.9%。
从求职人员文化程度来看,本季度占求职人员主体的是高中和大专学历的劳动者,合计占求职总数的75.27%,超七成。
从用工单位需求看,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岗位占总需求的51.29%,其中占比重最多的是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以及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总需求的32.41%。从求职人员的职业资格、职称构成来看,有57.24%的求职人员持有某种技术等级证书,主要是集中在职业资格五级(初级技能)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上,说明人力资源市场还是以普通劳动力为主。
综合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用工单位通过各公共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各类人员106069人次,进入市场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88044人次,求人倍率为1.20。
一季度,我市各级公共服务机构线上线下共举办招聘会142场,涉及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食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19个行业。
第三产业“阵痛”,劳动力蓄积能力下降。
据市人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分析,本季度,第三产业需求比重为43.21%,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2.9、9.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一直是我市扩大就业容量的源头活水,但受疫情影响第三产业中相关行业的中小企业出现停摆、营收为零、各种硬性成本支出的情况,短暂‘阵痛期’间接导致本季度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速度放缓,但疫情不会对第三产业“蓄水池”能力产生根本的趋势性影响。
劳动力“回流”,本地化就业趋势上升。
本季度,本市农村人员、外埠人员求职比重环比同比均上升。该工作人员表示,农民工就业呈一线普工多,灵活就业多的特点,疫情影响,部分跨地区流动就业人员春节返乡后因家庭、交通、防疫等原因不再外出,加之我市为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三乡工程”,打造具有徐州特色的城乡互补、工农互促、三产融合、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释放发展了乡村活力,对于本市农民工人员就近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长远看,“回流”的趋势将继续,本市农村人员求职比例将进一步提高。
据市就管中心葛赞主任介绍,下一步,将依托县(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化为抓手,识别外出务工返家人员,将本市农村人员为重点服务对象,集中为其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
来源:快哉网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