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国家级名单!徐州这个镇为什么能入选?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州都市圈    时间: 2020-5-30 14:43
标题: 国家级名单!徐州这个镇为什么能入选?
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公布印发《关于公布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的通知》,确定259个镇(乡)开展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其中,江苏12地入选,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入选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

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

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

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

南通市如皋市搬经镇

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

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

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

扬州市仪征市马集镇

泰州市泰兴市姚王镇

宿迁市泗洪县龙集镇

《通知》明确,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要聚焦镇(乡)1-2个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建设、全价值链开发,示范带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安排要重点支持全产业链开发中的冷藏保鲜、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推动主导产业由大变强。

对建设任务完成进度慢、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进度慢、辐射带动作用弱的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将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直至撤销建设资格。




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有哪些特色?

小编为你介绍~

徐州市贾汪区塔山镇

2020年,塔山镇以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目标,加快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加快推进“贾汪农业经济开发区”创建和“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以“两区两镇”发展定位为总抓手,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去年,塔山镇被评为“徐州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镇”,今年,塔山镇将在加快推进现有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争创省级农业经济开发区。




目前,塔山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初具规模,已入驻华升面粉、张场米业、金禾鑫米粉、纽田果汁饮品、坤元食品等5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逐渐成为带动贾汪乃至徐州东部地区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强力引擎。




围绕拉长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价值链,该镇将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计划引进3个以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落户园区。




塔山镇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解决群众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出发,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为推进“两镇”建设,塔山镇将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党建+产业发展、党建+脱贫攻坚、党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党建+基层社会治理、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

通过农业产业振兴,推动全镇的人才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镇。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

和凤镇位于溧水区西南部,候鸟迁徙时节,石臼湖畔成千上万只天鹅翩跹起舞;阳春三月,金陵梦华苑姹紫嫣红;如诗如画的万亩绿色优质水稻展示着“和美凤鸣”“无想田园”“南京大米”等大地农业景观;产业集中带动工业化发展,“一区多园”战略深入落实。和凤,已成为集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园区产业集聚加速转型为一体的重要街镇。




和凤镇万亩优质水稻、月牙湖白茶、梅文化博物馆和梦华苑花海等也在绘制和凤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旅融合的崭新图景。溧水和凤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0070亩,现已建成优质粮油14247亩,连片设施蔬菜4370亩,连片高档苗木13120亩,连片有机茶叶4090亩,连片特种水产3600亩,规模化程度发展达80%左右,初步建成了以五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规模生产、科技示范、生态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无锡市宜兴市万石镇

万石镇瞄准“江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苏南绿色蔬菜现代化生产样板区”、“无锡市‘百企建百园’集聚区”、“ 以蔬菜为主导的产业强镇示范区”四大创建目标,全力推进宜兴市蔬菜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









实施主体培育提升行动


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

指前镇地处长荡湖畔,水稻、河蟹为该镇主导产业,指前标米去年获“寻找江苏最好吃的大米”金奖和“江苏好大米”十大品牌。该镇河蟹养殖面积3.1万亩,拥有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长江中下游优势出口河蟹产区和省级水产良种繁育场。总投资5亿元、被列为2020年全省5个现代农业重大项目之一的金坛智能化渔场,也在指前镇境内。去年,该镇水稻、河蟹产值,分别达2.38亿元和6.16亿元。




指前镇将围绕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产业融合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发展思路,更高质量地构建水稻和河蟹产业链、更高质量地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增值、农民增收。




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




海虞镇地处常熟北部的长江之滨,优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环境孕育了适合优质稻米的生产条件,是常熟市粮食主产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镇现有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近4万亩,粮食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建成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面积2.67万亩,拥有1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合作社、4家常熟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个绿色食品。




海虞镇构建了奶牛养殖与水稻种植相结合的农牧循环生产模式,形成了奶牛养殖业与优质稻米产业协同发展,产业链相互促进的双主导产业格局。




2019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达4.74亿元,其中稻米产值1.44亿元,奶牛产值1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0亿元。




按照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的建设要求,海虞镇将以乡村产业振兴为目标,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做精做优特色产业、招引培育龙头企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的总体思路,计划到2021年,将实现农业主导产业产值3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达到4.5:1。




南通市如皋市搬经镇

搬经镇地处如皋、海安、泰州三地交汇点,素有“如皋西门户,秀美金搬经”的美誉。搬经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迅捷,“人多、地大、前景广”已成为现今搬经镇的真实写照。




目前,全镇总人口13.92万,总面积174.85平方公里,下辖35个行政村(社区),为如皋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境内新老334省道贯穿东西,王石公路、连申线水上高速穿境而过。镇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迅捷,10分钟可到达宁通、启扬高速入口,15分钟可到达沿海高速入口。




连云港赣榆区班庄镇




班庄镇地处我区西部,位于苏、鲁两省三县交汇处,南依江苏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石梁河水库,西接沂蒙山余脉。全镇面积175.61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辖44个行政村,79个自然村,区域面积全区最大,人口全区第三,是市政府命名的“石材之乡”、“茶叶之乡”、“芦笋之乡” 班庄镇交通条件优越。










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

2019年,丁集镇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唱好“农”字歌,走好“农”字路,打响“农”字牌,走出了一条产业强镇、产业兴村、产业富民的新路子。




坚持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一是向特色要效益,因地制宜选产业。二是向规模要效益,千方百计育产业。三是向融合要效益,顺应形势强产业。




积极打造“1+21+X”的经营主体体系,即1家镇农业公司、21个村股份合作社、多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通过多方参与农业经营,扮好三种角色,实现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产业化经营。




充分调动产业链各方积极性,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合作关系。一是依托“企业+”抱团闯市场。二是依托“院校+”合力促创新。三是依托“党员+”带动强示范。

盐城市射阳县洋马镇




洋马镇,位于江苏省射阳县,地处黄海之滨新洋港河畔,西接盐城机场和204国道,紧依新长铁路,东靠国家二级开放港口——射阳港,与国家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世界麋鹿自然保护区相毗邻。




该镇以“提升标杆,奋力赶超,破难求进,永不言退”的精神,走“以药富民,以工强镇”之路,益海(盐城)粮油有限公司、宝松重型机械(盐城)工程有限公司、海越麦芽有限公司等一批投资超亿元企业成为主体经济的重要支撑,三业齐发展,药镇展丰姿,洋马集镇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集镇主干道场以厚朴、贯众、茯苓等中药命名。2005年被评为国家农业开发示范点,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乡镇、盐城环境优美乡镇。




中药材是洋马的特色、支柱产业,全镇药材种植及辐射面积达10万亩,品种近300个,规模种植、养殖的品种30多个。形成菊花、丹参、白术、白芷、黄芪、玄参、甘草、板兰根、薏仁、杜仲、银杏、佛手、全蝎、水蛭等十多个主导产品,其中尤以菊花、丹参为全国之最,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扬州市仪征市马集镇




近年来,马集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黑莓全产业项目,获批江苏省黑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形成了一产种植、二产深加工、三产观光旅游的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马集镇将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绿色生态、产业深度融合,以及政府、企业、农户互利共享,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第一任务,奋力推动黑莓全产业链项目深度融合、做大做强做优,形成以产业链延伸为主、功能拓展为辅的多种模式结合的融合发展模式。







泰州市泰兴市姚王镇

姚王镇位于泰兴主城东郊,京沪高速穿境而过,是全国闻名的“减速机之乡”,也是泰兴东部新城、高新园区的主战场、主阵地。全镇土地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9公顷,辖1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村民小组364个,总人口54156人。












2019年,姚王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亿元,同比增长9.2%;工商税收收入2.57亿元,增长4.4%;工业国税开票销售24.1亿元,增长21.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18个村(居)集体收入全面达到和超过45万元。



近年来,姚王镇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水美乡镇、江苏省生态文明示范镇、江苏省创新型试点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2019年9月,成功创成国家级卫生镇。2020年,姚王镇投资3050万元建设农业产业“一园八中心”。



宿迁市泗洪县龙集镇




2017年,当地政府引进了稻虾共作养殖技术。一开始常规种植,一稻一麦,每年种好的情况下,也就能赚200-300块钱,后来搞稻虾就不一样了,一亩地能赚2000块。养一年稻虾,相当于搞四年常规种植,效益很可观。我们今年搞了700多亩地,大概卖了140多万,稻虾的套路走得相当成功。




如今,家家户户都投身到稻虾共作的产业中来。稻虾共作,不仅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效益,也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做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探索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绿色生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和贫困户脱贫,可谓是一举数得。截至今年,龙集镇全镇水稻种植面积5万亩,稻虾共作2.5万亩,占比超过50%,实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撑杆跳”。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