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被“遗忘”的徐州北区,出路在何方?
[打印本页]
作者:
chris是小胖纸
时间:
2020-6-12 08:31
标题:
被“遗忘”的徐州北区,出路在何方?
徐州的地标是什么?
相信大家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苏宁广场!
是的,这座徐州乃至淮海经济区的最高建筑,雄踞在鼓楼区的徐州市中心傲视全城。
| 网络图
但是,与苏宁广场光辉耀眼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同样位于鼓楼区的城北区域的发展现状则相对“暗淡”不少。
鼓楼区作为徐州行政区划中“元老级”的区域,按理说应该是全方位发展的样板,但为何北区却“沦落至此”呢?
| 北区
一:被“榨干”的老工业基地
回望几十年前
当时的徐州北区是名副其实的工业集聚区
一列列满载煤矿的火车从这里驶出
为徐州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网络图
但与此同时
北区也落下了“脏、破、旧”的“病根”...
| 网络图
如今,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之后,徐州不再只依靠北区的资源消耗型企业推动发展,逐渐从“半城煤灰一城土”蜕变成了“一城青山半城湖”。
但对于北区来说,除了多了一座九里湖之外,其他的改变似乎并不太多。
服务业、信息技术等第三产业的底子仍然薄弱,配套不足、政策不多,对企业的吸引力自然就弱。
多年来包括鼓楼区政府在内虽然采取了多种办法,比如设立高新区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但引进的企业规模与体量与经开区、铜山高新区尚存在一定差距。
北区的发展似乎陷入了一种奇怪的漩涡之中,难以挣脱。
二:城市东扩南进,无力顾及北区发展
在全国经济腾飞和城市扩张的大背景之下,徐州提出了“东扩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从一定角度来说,北区发展力度不足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不论是在网络上还是生活中,我都不止一次听到过有人说“为什么徐州不往北边扩张”、“往北与丰沛县协同发展不好吗?”。类似的话语反映出了大家对北区发展的关注,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以徐州二线城市的实力,确实很难全面兼顾到各个区域的均衡发展。
| 东扩南进版图
在东扩南进的战略推动之下,徐州的城市版图急速往东、南方向扩张。
曾经被人“瞧不上”的大庙如今俨然成了“香饽饽”,房价早已突破万元关口,并且还在继续上升;曾经“欠发达”的城南,在铜山高新区的带动之下,催生出了娇山湖等热门板块,甚至已经突破了连霍高速的“封锁”;就连昔日处在城市边缘的西三环区域,如今也已发展出了规模可观的淮海新城...
北区,只有北区,依旧在沉寂。
假如,九里区没有被撤销,城北也许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但可惜的是,假如终究是假如,现实终究是现实。
三:生态新城,北区崛起的新契机?
北区发展的出路在何方?
| 网络图
既然北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那倒不如干脆绕开这个“短板”,好好发掘一下自身的闪光点。
北区目前较大的优势是什么?
其实还是自然资源!
但已经不是传统的煤矿这种能源资源,而是九里山、九里湖这样的景观生态休闲资源。
| 九里湖国家湿地公园
前段时间,关于城北要建设生态新城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关注北区发展的人们终于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希望”。
根据规划,城北生态新城北至老桃园河、东至京杭运河、南至茅夹铁路-废黄河、西至废黄河,总面积199平方公里,建设年限为2020-2032年。
| 生态新城规格
如果这一规划顺利推进,必然能够带动北区摆脱老工业区“脏、破、旧”的影子,成为城区内优质的生态休闲胜地。
当然,仅仅靠一个规划中的生态新城还是不够的,尤其是对于北三环以内的城北区域来说,更多的还是要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之下把握新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旅游休闲资源,比如九里山、龟山汉墓、探梅园以及建设中的海洋极地世界等等。
| 城北区域旅游休闲资源
将这些资源合力打造成体系化的区域名片,并加大宣传力度,北区的发展水平必然能够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能促进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
放眼十年后,东区、南区在触及外围边界之后扩张的脚步会逐步慢下来,同时北区的生态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配套资源进一步完善,也许,那时候的城北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大家对城北的发展有什么独到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编后语
:从最近北区土拍的火热来看,该区域的热度正在逐步提升,尤其是一些地块的低容积率,更是预示着这里将朝着高端宜居的大方向发展。也许若干年后,城北大佬看东区的时候将会是一副“你很刚需”的表情,谁又能说的准呢?
易百房原创文章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