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警惕“拖出来”的癌症!不起眼的4个小毛病,都是预警信号
[打印本页]
作者:
低调点
时间:
2020-7-15 12:52
标题:
警惕“拖出来”的癌症!不起眼的4个小毛病,都是预警信号
近些年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饮食习惯的逐步“西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成为了家常便饭,使得患上“富贵病”的人也越来越多,结直肠癌就是典型的一种。
截止2020年,其发病率在我国排名第三,死亡率排在第五位,已经成为危害国人健康的“隐形杀手”,近90%的结直肠癌都来自肠息肉病变,但通常要经历15年左右的发展期才能转变为大肠癌。
良性息肉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就会在肠道里越长越大,这时就可能会使息肉发生癌变,引起癌细胞的扩散,继而演变为肠癌,因此,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拖出来的癌症”。
但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面对肠癌,还是有迹可循的,身体出现以下“预警信号”,就应该去医院做相应的检查了!
肠癌的四大预警信号
1
排便异常
便血:
目前,大概90%以上的结肠癌都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的,肿块表面的糜烂会导致出血,如果粪便中出现带有暗红色的血丝或者血性粘液便,并且逐渐增多,一定要警惕肠癌风险,及时检查。
注意:
痔疮往往也会导致便血,易与肠癌混淆。直肠便鲜血,一般在大便以后持续性的滴鲜血,肠癌的便血颜色暗红,与大便混合。
排便习惯:
排便不规律,甚至出现便秘、腹泻交替反复出现的情况,需要提高警惕了。
2
腹部不适
患者肠道内的息肉变大,使肠腔狭窄粪便通过受阻,会出现隐痛、间断性绞痛等情况。中晚期病人,腹部可能摸到包块或可见肠形,常伴有
腹胀、呕吐、肛门不排气
等肠梗阻表现。
3
体型、体质变化
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说明肠道可能发生病变,肠癌在发展过程中营养物质无法被人体及时吸收,加上癌细胞的发展需要吸收营养物质,就会导致体重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该注意。
除此之外,
面色苍白、头晕、乏力、虚弱等
症状也要小心肠癌的可能。
4
放屁异常
肿瘤发生在直肠,较接近肛门、管腔小,即便肿瘤不大也容易发生阻塞,会引起放屁次数增加;屁臭可能表示其中所含胺类物质(致癌物)增多,这些异常持续时间长了,也建议尽早检查。
预防肠癌 从细节做起
1
适当多吃粗纤维食物
饮食与癌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高纤维饮食能够降低癌症风险
,特别是结肠癌。粗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便秘,粪便长期积累在肠道内,会对肠粘膜造成损害,易诱发为结肠癌。
建议每天保证摄入适量的杂粮(红薯、芋头、玉米等),杂粮富含的粗纤维能够有效促进食物的消化,加快排便频率,对于治疗便秘、预防结肠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2饮食全面 营养均衡
营养均衡的意思是各种元素均衡吸收,这就要求食物的多样性,
畜禽肉
是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优质来源,
蔬菜
富含膳食纤维,
菌菇
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每天吃齐五谷、蔬果、奶和肉四大类食物,以摄足人体需要的养分。
3
少摄入精加工食物
精加工食品虽然拥有美味的口感,但对健康造成影响是不可小觑的,这些食品中往往高糖、高盐、高脂肪,会影响肠胃正常的消化能力,妨碍营养吸收,并且容易变成脂肪堆积在体内。
为了健康考虑,应多吃纯天然、少加工的食物,做饭首选蒸煮两种方式,最大程度上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保护胃肠粘膜,预防结直肠癌。
4
有规律的作息时间
充足的睡眠是肠道正常蠕动和功能发挥的重要保障。肠道无时无刻都在工作,清醒时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睡觉时补充衰老细胞,熬夜、倒时差、睡眠不足都会打乱生物钟和消化节奏,增加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和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5
适当补充益生菌
肠道菌群可以帮助消化吸收,促进健康,预防肿瘤,但益生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我们可以通过
外源性的补充
,如:食品、药物等,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辅助预防肠癌。
注意:
避免滥用抗生素,近年来,抗生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研究发现,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增加肠癌患病风险。
6
保持运动 避免久坐
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有毒物质的排出。
人在坐着的时候,直肠也会发生弯折,会影响直肠或盆腔附近的血液循环,造成肠道的蠕动速度减缓,影响肠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排出。建议每隔一小时,就起来活动一会,以免增加肠道疾病风险。
结直肠癌虽然可怕,但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通过早期筛查预防的癌症之一,每年体检时,都有不少人放弃肛门指检和便潜血检查,肠道检查必不可少的,建议坚持每年一检。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