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运河艺韵|衡敦壮:运河天堑郁山头渡口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不胜收
时间:
2020-7-15 16:36
标题:
运河艺韵|衡敦壮:运河天堑郁山头渡口
运河天堑郁山头渡口
衡敦壮
京杭大运河在鲁南、苏北段的流域很少从山边穿过。唯独过了台儿庄进入江苏地界,在古梁王城遗址不远处,便是从两山之间奔流。而古运河上的渡口,在两山之间的也只有“郁山头”渡,郁山头渡口东岸是胜阳山,西岸是望母山。这望母山在今邳州市车辐山镇政府东3公里,海拔高度131米,东西长2000米,南北长约1000米。山体形如龟状,头在东、尾在西,恰似一只乌龟伸头在运河饮水。此山俗称王八山,后演变为王母山、望母山。此山高大险峻,隔运河与戴庄镇胜阳山相对峙,形同山门。
原郁山头渡口旧址
据民国《邳志补》卷六、山·川篇,对望母山的记载:“与胜阳山东西对峙,河流其中者为王母山,本名望母山。古有孝子登山望母而得名。父老云,百年前其碑犹存,不知何时附会为王母,且谓有墓焉。广袤可七里许,高可二百丈。山有三峰,低昂如列鬓,东北一岫如龟。”卷三载:“崇祯八年,筑王母山前后坝,胜阳山东堤马蹄崖十字拦水坝,挑良城闸,抵徐塘口六千余丈。”卷四又载:“运河又东南过王母山东,其东为胜阳山,两山相对,河流其中,帆影历历崖障间”。综上所述,可见此段运河地势之险要。志书中对运河渡口的记载:“其【邳州】津渡凡八十六,在运河者十六,黄林庄、石拉子、梁王城、胜阳山、泇口、大王庙……”其中胜阳山渡口也就是指望母山东之“郁山头渡口”。
因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拟编辑出版《运河老渡口》一书,笔者便受命去原郁山头渡口所在地进行实地采访。因年代久远,我便到现在的戴庄镇山头村访问村中的老人。经再三打听,找到了当年老渡工的邻居,现年七十岁的李运富老人。当我说明来意后,他便热情地说到:“亏你能找到我,因为这郁山头渡口已经停渡五六十年了,原来的摆渡人都已经去世多年,其它人真的不知道渡口的情况,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我给老人上了烟,然后拿出采访本,听这位知情人介绍一些当年渡口与渡工的情况。
采访知情人李运富
李运富老人介绍说:“我们这个地方地势险要,大运河从望母山和胜阳山两山之中穿过,原十字拦水坝上下游水位落差很大,水流湍急。而郁山头渡口在拦水坝下游不足百米,因此在此渡口摆船的渡工都是有很高的技能,俺也不知道这渡口是从哪朝哪代开始的,只听说自有运河开通,便有这郁山头渡口。虽然名字是郁山头渡口(也有说叫胜阳山渡口的)但是,我记忆中的渡工都姓李。解放前,有两个李姓摆渡人,一个叫李洪瑞、一个名叫李洪祥,两个人是亲弟兄。日本鬼子占领那会,为躲避战乱,渡口经常停渡。鬼子兵便在渡口南边架一座铁轨桥,后来那桥被国军给炸掉。日本鬼子投降后,国民党部队又架了一个木桩桥,当然,桥都是留作军用的,两岸老百姓过河还是用船过渡。听说那时候共产党的游击队都是化装成老百姓从船上来往于两岸。那时候的郁山头渡口为抗日和解放都是有过贡献的。”
“解放后李洪瑞、李洪祥不再干渡工,渡口便转给了他们的本家叔叔李元志,李元志又找了本村的孙旭美来当帮手,从初级社、高级社一直干到人民公社。后来,孙旭美不干了,李元志便和他妻子张氏夫妻俩经营。因为他们无儿无女,便在渡口摆渡为生。当时的渡船是一艘载重十吨的木船,都是用篙撑船。李元志技术娴熟,从没有出过什么事故。遇到上游大水洪峰来了,就停渡不摆,当时流行一句话:“李元志搬渡不玩命,船头船尾都是钢蹦。”(钢蹦指硬币零钱)老两口在郁山头渡口一直摆渡到1965年“307”大桥通行了,渡口停渡了,他夫妻便结束了摆渡,在生产队吃了五保,直到先后去世。”
采访中,李运富只能介绍这些有关这个渡口的情况,我辞别了老人,又在村里转了几圈,找了多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打听,但是都说不出其他任何有价值的情况,我翻阅了最新出版的《戴庄镇志》也没有有关郁山头渡口的记载,倒是《车辐山镇志》中,在“交通.渡口”一节中写到了郁山头渡口,内容也是一提而过,没有详尽记载。只是对此处的中运河大桥作了介绍。1963年国家修建了307国家战备公路(1992年后改名为310国道)在原来的郁山头渡口南侧修建了中运河山头大桥,1963年开工建设,由解放军济南某部承建,1965年春天建成通车,桥长1000米,宽9米,为钢筋水泥板桥。桥柱跨孔5个,柱间跨度20米桥高7米,桥栏高1米,最大荷载60吨,造价120万。2008年秋天拆除重建,2009年9月建成通车。桥宽20米,高7米,全长1200米,造价5000万元,限制吨位为55吨。
310国道中运河大桥
2018年4月,由于310国道中运河大桥主跨部位出现安全隐患,此段又是徐州至连云港方向的主要交通动脉,车流、人流量很多,因大桥故障已经不能正常运行。经上级交通运输部门核准,禁止通行,封闭施工。为了保障运河两岸居民出行方便,邳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大桥北五十米处设立一临时渡口。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该临时渡口由车辐山镇人民政府监管并负责组织实施渡口运行 。
镇政府专门成立了渡口管理办公室,由公安、安监,执法大队、驻地村等抽出工作人员在渡口值班,严格按照海事部门管理规程,管理指导渡口运营。每天早七点至晚六点为渡船运营时间,严禁机动车辆通过,只渡行人及单车,过渡人员必须穿救生衣,按管理人员指挥规范乘渡。镇政府领导及海事部门经常来渡口进行安全检查,在风雨天或者泻洪期禁止渡口运营。
两艘渡船均是核定载客70人,渡工是经过培训考核的职业渡工。他们工作负责、操作规范,运营期间从没有过安全事故发生。此渡群众过河不收仼何费用,遇有群众需要,值班室提供纯净水饮用。服务台备有感冒药等药品,很多次有几十里外的年龄大老人过渡后,没赶上班车,渡口工作人员便驾车把老人安全送到家中,受到群众的好评。
运营中的中运河临时渡口渡船
据悉:310国道中运河大桥将于2020年六月修复完成并投入使用。大桥恢复通行后,山头临时渡口便会撤销停渡,完成它又一次历史使命。历史上的郁山头渡口将不复存在,留在人们脑海中的运河老渡口将只是一段记忆,这真是:“一桥飞架东西,运河天堑变通途”。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