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夏季预防亚硝酸盐中毒,尽量少吃腌制品 [打印本页]

作者: 强绝商爸摇    时间: 2020-8-10 11:34
标题: 夏季预防亚硝酸盐中毒,尽量少吃腌制品
盐腌制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受到了很多中国人的喜爱,食盐渗入食物组织内,降低它们的水分活度,控制微生物的活动和发酵,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从而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限。也进而能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品尝到美味。
但盐腌制品虽美味,却不宜多吃!

大爷大量食用“蒸双臭”

导致亚硝酸盐中毒





蒸双臭,是浙江的特色小吃。它结合了臭豆腐和臭海菜梗,旺火隔水蒸熟即可食用。

近日,52岁的张大伯吃掉满满一碗“蒸双臭”之后,出现双手手心紫绀,口唇紫绀,乏力恶心,情绪激动,二便失禁……家里人慌了神,七手八脚地把张大伯送进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

一番检查,医生诊断是亚硝酸盐中毒。

原来问题就出在“蒸双臭”上,因为主要原料是腌制食物,含有亚硝酸盐。所以这道菜不可长期食用,一次吃的量不要过多,建议浅尝即可。张大伯吃了满满一碗显然太多了。

什么是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含氮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肉制品中。常见的亚硝酸盐主要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其外观与食盐类似,呈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无臭,味微咸,易潮解和溶于水



有的家庭在盐腌制品(如腊肉) 时,会使用一定剂量的硝盐。硝盐,常用于腌制或卤煮猪牛肉等肉制品,其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盐,用其腌卤的肉品肉质更嫩、色泽更鲜艳红润,但其用量控制不准,会对食用人群造成致命伤害。因此,亚硝酸盐、硝盐,均禁止餐饮单位和个人使用。

亚硝酸盐的主要危害


亚硝酸盐的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容易被误用。如果短时间内经口摄入(误食或超量摄入)较大量的亚硝酸盐,易引起急性中毒。当摄入量达到0.2-0.5g时可导致中毒,摄入量超过3g时可致人死亡。



亚硝酸盐的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一般摄入后1-3小时即可发病,中毒的特征性表现为紫绀,症状体征有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严重者意识朦胧、烦躁不安、昏迷、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常吃腌制品等高盐食物患胃癌风险增加4-5倍


浙江省中医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吕宾教授说:“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胃癌仍是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肿瘤,导致胃癌的因素有很多,高盐饮食和长期吃腌制品是主要的两大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经常吃腌制品的人其患胃癌的风险会增加4-5倍。”

常吃腌制品之所以会增加患胃癌几率,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腌透的腌制品偶尔少量吃吃关系不大

但暴腌的菜肴最好不要吃


盐腌制食品的周期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暴腌制,就是腌制完之后可以立即食用;

另一种是较长时间的腌制,一般情况下,腌制品在被腌制的4天~8天内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第9天后开始下降,20天左右基本消失。

预防胃癌这样做


吃得淡一点、软一点

多吃新鲜蔬果、优质蛋白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摄入优质蛋白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胃。新鲜的蔬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C可阻断亚硝胺的形成,也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降低患癌的风险;优质蛋白则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

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室曾在《肿瘤》杂志上发表题为《上海市区饮食与胃癌病例对照研究》论文,研究发现,新鲜蔬果、豆及豆制品、根茎类食品及水生性植物对胃有保护作用,适当多吃可使胃癌风险性降低50%左右。

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

从世界范围来看,胃癌的发病率亚洲最高,其中日本第一,韩国第二,我国第三,但死亡率三个国家却是倒过来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和韩国的早期胃癌检出率很高,日本约70%,韩国约60%,而我国却大概只有10%。日韩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这么高,得益于他们筛查做得好,民众健康意识强。”

筛查胃癌,目前胃镜仍然是金标准。

建议40岁-75岁者,每年体检中最好加做一个胃镜;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胃痛、胃胀、胃不适等症状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必要时做个胃镜,尤其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

(内容综合来源都市快报、生活与健康报、自贡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者: tingquanren    时间: 2020-8-10 11:36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