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今日立秋 |炎夏余热未消,药师提醒您生活还需多注意
[打印本页]
作者:
强绝商爸摇
时间:
2020-8-10 11:49
标题:
今日立秋 |炎夏余热未消,药师提醒您生活还需多注意
立秋安康
立秋之后,天气将逐渐变凉,人们经历了整整一个炎热夏季的磨砺。
到了这个时候,气温日渐舒适,就变得非常容易疲劳犯困,所以入秋之后,第一件事要调整的就是我们的作息时间了。
晚上要比夏季多睡上1个小时以上,最好10点左右就进入睡眠,做到早睡早起,进入到防秋乏的“备战”状态中去。
从中医角度来说,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易导致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格外注意。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时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三候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感觉到阴气上升,太阳光已成强弩之末,一日不如一日,因而鸣叫得更加响亮、凄切。
已经立秋并不代表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
眼下依然还是很热滴
但是秋季却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
所以
药师马不停蹄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
怎么养生!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五行,秋与肺相对,秋天以“燥”为特点,
而肺为“娇脏”,通过鼻与外界相通,故更易被秋燥所伤。
因此,立秋养生要以养阴、润肺为先!
饮食健康
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朝阳盐水,晚晚蜜汤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人们多食用蜂蜜,可润肺去燥,从内养外,是皮肤绝佳的保养品。
梗米甘平,宜煮粥食
生地粥是一道粥品,将生地以水煎煮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加冰糖适量,稍煎待溶即成。这道粥品有清热凉血,益气和中的功效。
粥方组成:干生地30克(或用生地黄汁50毫升),粳米100克,生姜汁适量。
煮制方法:将生地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粳米煮粥,或将鲜地黄榨汁约50毫升,待粥熟时调入粥中,纳入姜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功效:
1. 清热凉血,益气和中。生地清热养阴;粳米益气和中;佐冰糖更助养阴之功。故本膳食既可作为暑湿后期佐餐食物,瘥后也可以此清余热,复正气,并能防止“食复”的发生。
2. 适用于小儿肺结核,下午发低烧,两颧潮红,咳嗽,痰中带有血丝,小儿牙疳等。
3.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热症心烦、盗汗、咳血、久咳、食少、消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症。
4. 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注意:生地黄与萝卜葱白、韭白、薤白相克。
起居健康
1、谨防“秋老虎”
立秋过后,昼夜温差会逐渐变大,但是又还处在夏末之中,暑气未消。
这时候,大家要注意气候变化,
及时增添衣服
,既要防暑,也要御寒。
2、早睡早起
立秋,阳气开始收敛,大家应当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
早睡早起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
。
3、注意通风
秋后夜间气温会有所降低,为了防止夜间着凉,可以
逐步缩短空调的使用时间
,同时早晚记得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接踵而来,“秋老虎”也虎视眈眈,天气逐渐转向干热。所以立秋节气后虽早晚会比较凉、温差变大,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闷热。此时人易倦怠、乏力,清热解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所变化,生活上更要细心喔!
以上就是立秋的养生小贴士,希望大家都能安稳度过这“多事之秋”呀!
作者:
zhaoshengnan
时间:
2020-8-10 11:50
#好药师#
作者:
风之客
时间:
2020-8-10 11:52
转发了
作者:
ttxs
时间:
2020-8-10 11:53
???????????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