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民间传奇故事:韩信云坛山下祭母(作者 吴传中) [打印本页]

作者: 成圣    时间: 2020-8-14 11:53
标题: 民间传奇故事:韩信云坛山下祭母(作者 吴传中)


相传,韩信是邳州市岔河镇西桥头村姓韩的后人。韩信的父亲自幼家中贫寒,为营生到依宿朱家做了长工。他为人忠厚老实,又勤快又随和,深受朱府老爷的赏识,让他做起了家中的杂务,可忙可闲。

时光荏苒,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韩信之父也三十有余了。

一天,有人发现朱家养的那只大马猴(猩猩之类)肚子越来越大,便禀报了老爷,径多方查证,是韩信之父所为。朱老爷把韩信的父亲叫到跟前,询问原由,无耐下他说出详情。

朱老爷也是个有义之人,又念其跟随多年,便叫来家丁,准备了一些银两,让韩信之父带着马猴离开了朱家。

韩信之父,带着马猴无脸回家,只得在云坛山下搭了个草棚,暂时住下,几月过侯那马猴生下韩信,韩父喜出望外,但他看了看孩子和马猴又感物伤怀,潸然泪下。

数日后,那只马猴指了指山坡,韩信之父会意,将其带上山看看,他们一起来到山顶的石林,与马猴一起遥望东边升起的太阳。这时,马猴转身大吼,韩父回头西望,只听"嘣"地一声,韩父转身看时,马猴撞死在巨石旁。

他抱着她哭得死去活来,将其葬于山下。

韩父向坟茔鞠了一躬,拖着疲惫的身躯漫无边际地走着。

他想就地死去,又舍不下孩子,最候还是把韩信抱 到姐姐家,说明原由,留下锒两,一去不回。

转瞬间,十几年过去了,韩信也长成了大孩子了,虽相貌不佳,但聪明过人。姑姑把他送到私熟读书,学生们总是指指点点,说他是猴了一生的,久而久之,韩信心生疑虑。

一天,他放学回家,咚!跪在姑姑的跟前,叫了声:"娘!人都说我是猴子生的,是的吗?",姑姑板起脸说:"你这孩子,就听他们嚼舌根,我是你娘,谁再说,我就撕破他的嘴!"。

韩信磕了两头,又说:"您不跟我讲实话,我就死给你看看!",说完,爬起朝后花园冲去,姑姑紧追其后,她哪是韩信的对手,眨眼间,他跑得无影无踪,只听咚地一声,那井水溅得老高。

姑姑来到井边,看着冒泡的井水,坐到地上嚎啕大哭,数着黄瓜道茄子,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这时,韩信从草丛中爬了出来,说:"让你说,你不说,这回全露馅了吧!"。姑姑追着韩信打,他笑着跑开了。

次日,早早吃过早饭,韩信告诉姑姑说,要去祭母,姑娘不许,韩信与其争辩,姑姑自知强不过他,任他去了。
韩信备了纸钱,来到云坛山上,举目东望,遍山草丛,不见母亲坟茔,他边哭边把将纸钱洒满山坡,点燃,顿时,火光冲天。此事惊动了天宫,王母娘娘吹了口仙气,霎时间,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风停后,云坛山东南角形成一个巨大的坟茔(后人称小范山)。韩信拜了几拜,大喊三声:"娘!娘!娘!"。

他决心在此守孝三年,以天为盖,以地为床。此举,感动上苍,狂风一阵,将三块几吨的巨石立起,东西两块,上面一块,形成了一个石屋,即韩信瓜屋(现仍存在云坛山南,依宿山东山坳处

一天晚上,他饥渴难耐,来到云坛山北的一块瓜地,他爬向瓜地,东翅头看看,西翘头看看,所以有东桥头和西桥头的村名。

他背着瓜,到云坛山东北角村边停下,大口小口吃起来,然后,刚想把瓜皮和瓜粒埋起来,突然下起了暴雨,故此,村名叫淋子(林子)。天很黑,他迷了路,一直北走,见有村蹲下歇歇,雨下个不停,直到东方发白才停,为此村名叫大蹲(大墩)。天亮了,他沿路返回,就这样,他苦守三年才离去。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