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胡打算》作者宿羊山人陈略苦读中进士(周伯之 张士伦) [打印本页]

作者: 往事平不如烟    时间: 2020-8-18 13:49
标题: 《胡打算》作者宿羊山人陈略苦读中进士(周伯之 张士伦)


陈略(1755年~?),邳州宿羊山镇陈家庄人。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考中举人,乾隆六十年(1796年)中进士,放任外地做官,他少年苦读诗书的精神,受到青少年的推崇。

陈略的父亲陈作新,乾隆十七年考中举人,乾隆十九年考中进士,放任直隶顺德府任知县。陈作新元配夫人王氏,没有生育便病死了,后娶杜氏。杜氏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陈畴,二儿子陈略。陈作新为官清廉,不畏豪强,多年积案,尽皆断清,民呼之青天。乾隆二十五年,陈作新被当地恶霸设计害死,当时他的两个儿子“长嗣未弱冠,次者始识数。”陈作新在任无有积蓄,杜氏只好带两个儿子,回到了陈作新的家乡陈家庄。

杜氏带两个儿子回到老家,在村民的帮助下,盖了三间房子。为了生计,17岁的陈畴被官湖一位财主聘为私塾老师,杜氏做一些针线活出售,维持生活。这时的陈略已到了学习年龄,但无钱读书,只有陈畴每十天回家一次教陈略识字。陈略开始很用功,哥哥教的学会了,但没有新课,他便和村里一些顽童上山逮鸟,下塘摸鱼。

杜氏看陈略贪玩,不顾学习,便把他关在屋中,将门锁死不准其出门,只在窗户送饭。每十天放出一天,在院子活动,关了两个月,陈略写仿数百张。陈略被放出后,显得又黄又瘦,杜氏抱子大哭。她对陈略说:“少年不努力,长大找不回。听你奶奶讲,你爹少年读书时,为了使自己不打盹,在滴水成冰的寒冬,门窗皆开,不穿棉衣,坐下读书,站着写仿。乾隆十九年进京应试,一举中了进士。”母亲一番话,说得陈略泪流满面。他对母亲说:“娘亲仍把门锁起来,我十天出来一次。”杜氏看孩子意识到读书的重要,门也就不锁了,但陈略仍十天才出来一次。

陈略闭门读书,但陈畴得十天才能回家一次,教他的课文几天便学会了,其余时间没有新课,陈略便每五天到官湖陈畴坐馆处,由哥哥再教新课。宿羊山离官湖50多里,陈略一早上路,中午赶到;哥哥教会新课,下午再回来,一天要跑100多里,这对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可想有多大难处。

就这样,陈略坚持了4年。后来陈畴被丹阳焦山一家财主聘去,为了陈略的读书,陈畴只好把他带到焦山,“君与同居,以养以教,俾至成人。”

乾隆五十一年,陈畴看到弟弟已经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了,便对他说:“今年皇榜开考,你去应试吧!”

陈略对哥哥说:“诗书虽不说盈贯,但也觉得能够应付,而皇榜开考,一看文章,二看书法。我的书法飘逸已过,但骨格不硬,显得无力,我再练三年书法,下届应考。”陈畴听他说的有理,也就同意了。陈略把母亲对他说的话:“少年不努力,长大找不回”的话写成条幅,挂在自己的卧室内,以作鞭策。

乾隆五十四年(1790年),陈略考取了举人,乾隆六十年(1796年),陈略进京应试又考取了进士。

“少年不努力,长大找不回”这句话,已成为陈家的家训,一直流传至今。

邳州流传的长篇叙事诗《胡打算》的作者,据说便 是陈略。
作者: yinqikai1984    时间: 2020-8-18 13:50
陈略可能是《胡打算》的作者?更可能不是,是某位佚名乡熟作者托名陈略的可能性大一些??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