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高血压患者秋季应该注意些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强绝商爸摇
时间:
2020-9-18 10:03
标题:
高血压患者秋季应该注意些什么?
入秋后,气温骤降,气候转凉,一天中早、中、晚温差变化较大。提醒中老年朋友,注意养生保健,防病祛疾,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应防气温突变,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或大幅度波动,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秋季高血压患者注意事项
用药需谨慎
1、剂量
夏天时天气炎热,脑血管舒张,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会减少,而到了秋天气温转凉,脑血管收缩,血压会随之升高,此时应及时去找医生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控制好血压。
2、用药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秋天天气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大,早晨的温度低,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所以有些病人会感到头晕。这时,您需要去找医生调整服药时间,在调整了服药时间后仍然经常头晕,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3、不要停药
另外,不要在秋季停服改善心脑血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运动要适量
天气逐渐转凉了,适当做些运动是会对调节血压有好处。但对于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突然尝试做剧烈的运动,如跑步或登山这些运动,容易使血压骤然升高,引发脑出血。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比较温和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调节血压,又减少危险。
推荐的运动
有:快走、慢跑、长距离游泳、骑车等,不拘形式,贵在坚持。
可以通过数心率来了解运动的强度,中等强度的运动,最大心率是(220 - 年龄)的 75%~80% 比较合适;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估计,运动时有微喘,但还能说出话,就差不多是中等强度。
饮食宜清淡
进入秋天,天气逐渐变得凉快起来,加上秋季又是丰收的季节,往往使人胃口大开,稍不注意就会进食过量,造成血压波动。
因此,高血压在夏秋交替之季,应注意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控制食量,少吃油腻。可适当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如:冬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土豆、藕、洋葱、绿叶蔬菜、海带、香菇、木耳及猕猴桃、柚子、山楂、苹果、香蕉、梨、柑橘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钾离子,可以对抗钠离子对血压升高的作用,同时也起到生津润燥的作用。
秋季有些地方有“贴秋膘”的讲究,但高血压患者应以清补为主,可选择一些既有丰富营养,又有辅助降压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莲子、银耳、百合等。肉类则适当多吃鱼虾等水产品以及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
秋季养生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早睡早起身体好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明确指出早睡早起是适应秋季“养收”之道的起居方式,顺应了秋季人体阴精随着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而收敛于体内的状态,实现了秋季“养收”的目的,且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关研究报告显示: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以秋季发病率较高,且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因此时脑血管血流缓慢,易致血栓。而秋季适当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几率,对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有益。
精神乐观心态好
秋季,人们易产生沉闷抑郁、“悲秋”等情绪。这种不良情绪,会使内脏功能失调,引起高血压、冠心病等。因此,在秋季人们应注意调节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稳定情绪,以顺应秋季气候特点,保证身心健康。
养阴益气防秋燥
秋季“燥气”盛,根据气候特点,秋季调养当以健脾、补肝、清肺为主,饮食当以润燥、益气为原则。
01、
秋燥伤肺,故应养阴润肺益气
可多吃山药、银耳、梨等,以达到生津润肺,补益肺气之功。
02、
肺燥伤肝,故应保肝、护肝、益肝
可适当多吃些酸味食物,如:山楂、酸枣、葡萄等,因酸入肝经,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过盛而伤肝木。
“秋冻”要有度
古人云:“春捂秋冻。”这是根据两季气候变化特点而提出的穿着方面的养生原则。“秋冻”就是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这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的抗寒、耐寒能力等。但“秋冻”要有度,也并非人人适宜。比如:高血压病患者如果坚持“秋冻”,则会引起血管收缩,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
药师提醒:秋冬两季,高血压患者要切实关注自己的血压高低,最好能做到每天测量血压。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