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等待半小时、被三次取消订单,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初体验香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稻草人装修    时间: 2020-10-18 20:20
标题: 等待半小时、被三次取消订单,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初体验香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童锋亮 如果回忆起三年前坐无人车上五环在北京吃罚单的一幕,李彦宏此时内心应该庆幸那是一笔超值的“投资”。因为那笔罚单不仅让百度无人驾驶项目开始被外界关注,同时也从侧面加速了北京地区针对该领域相关法规的落地。

10月10日,在拿到北京首批自动驾驶测试试验用临时号牌10个多月后,百度Apollo GO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北京开放了试乘活动,这是继在长沙、沧州后,百度Apollo GO 无人驾驶出租车开放常态化服务的第三个城市。为此,经济观察网记者前往北京的试乘点体验了一番。

体验该服务需要一些准备工作,首先需要提前在手机上进行下单预约,主要有百度地图、Apollo GO app以及Apollo GO小程序三种渠道可供选择,但运营时间有限,为周一至周日10:00-16:00,且极端天气(大雨、冰雹等)情况下不提供服务。

此外,由于该服务仅在限定开放区域内以“车找人”的模式进行,因此乘客需要到指定上车地点方能完成下单。在Apollo GO app上,经济观察网记者发现共有13个体验点可供选择,主要集中在大兴区、海淀区等几个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域,且附近没有地铁站与其他主要交通枢纽。经济观察网记者选择了距离自己所在地(北锣鼓巷)最近(约为18.6公里)的一个体验点:北京大兴区隆庆街18号,该地乘坐公共交通前往需要花费1.5小时。

到达体验区后,记者才理解为何百度要将无人驾驶测试区域选择在这里。因为这些区域的路况相对简单,周边几乎都是工厂、无复杂交通情况、路面宽、车流和人流量都相对主城区要少很多。在上车点隆庆街18号,经济观察网记者发现,除了4个扛着机器等待上车拍摄的媒体同行之外,周围再无其他行人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依靠“同行”和地图定位来猜测该地是app上标明的体验点外,并未有任何明显标识告知该地能体验无人驾驶。就连附近工厂看门的大爷,也没能理解为什么总有人每天定点聚集在这里。



在体验点,记者选择使用Apollo GO app进行呼叫,但由于预约的人较多,而投入运营的车辆有限,记者因呼叫超时被自动取消订单约三次,总计花费约半小时后,终于叫上了车。后来通过与其他在站点等待的媒体同行交流,才知道这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因为在现场的媒体有人等了约一个小时,有人甚至整个下午都待在原地直到运营时间结束也没能叫上车。

“我口播都已经录了四遍了,还没坐上车。”一位通过百度地图叫车的视频自媒体同行对经济观察网记者吐槽道。

由于叫上车时已经接近运营时间结束,记者只好选择了一条最近的路线:从大兴区隆庆街18号到位于荣华中路与中和街交汇处的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东门,两地相距约1.8公里,路程时间5分钟,整个路程中车辆的行驶轨迹是:仅需在行程开始与结束时转向两次,经过四个红绿灯,中间路段都是直行。

车辆就位后会有测试安全员将车停在路边,然后通过电话主动联系体验者。经济观察网记者约到的是一辆黑色林肯MKZ。据了解,此次百度在北京投放的无人驾驶车辆均为林肯MKZ混动车型。从外观上看,Apollo GO的林肯MKZ无人驾驶出租车与市面上在售的林肯MKZ区别不大,只是车身上贴上了“Apollo自动驾驶测试”的标识,侧车门下方与车尾贴有反光贴,车顶部有“一顶黑色帽子”—— 装有雷达、摄像头、GPS等感知模块,而车头也有雷达装置,据此可以判断这是一辆后装版的自动驾驶车。



据一位业内人士粗略计算,此次搭载在Apollo GO 林肯MKZ上的自动驾驶设备包括一个激光雷达、10个摄像头、两个毫米波雷达、以及两个惯性导航、一个主机、一个控制器以及一个工控机等,再加上车辆成本,总计改装成本约百万元。

打开车门后记者发现,由于这是一辆后装车,车内看起来略显凌乱而局促,副驾驶座放有一个大盒子,经安全员介绍该箱子为急救箱,主要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此外,后排座椅前方配有两台平板电脑,主要是为了全程观察路况信息,以及确认上车与下车信息。车辆地板上铺有裸露在外的管道,里面包裹的是线缆。

上车后,记者坐在了后座,而安全员坐在主驾。据安全员介绍,他全程不参与车辆操作,只是负责在必要的时候对车辆进行接管。车辆启动前,安全员先用体温计给记者测试了体温,然后确认了身份,接着让记者在后排平板电脑上手动确认已上车。



接下来,体验者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无人驾驶车通过固定路线从A点走到B点,至于怎么走、走哪条路都由百度自动驾驶系统判断。由于体验的路程较短、路况相对简单没有太多干扰,因此车辆行驶过程中没有什么特殊情况出现,变道、路口提前减速等红灯、转向等动作都很较为流畅平顺,和坐在一辆普通汽车上差不多。

体验一番下来, Apollo GO 无人驾驶出租车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可以即走即停的出租车,反而更像某种园区无人摆渡车,虽然行驶过程较为流畅但具体体验感并不算好。原因一是后备箱内装有工控机,它工作时声音较大,因此车内会有噪音;二是车辆到了固定停车点后,仅仅就是停在停车点,缺少对基于路况判断的随机应变方案。例如,记者选择的停车点——大兴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东门口,会不时有车辆驶过,如果停在路中间就会干扰其他车辆,因此Apollo GO 无人驾驶出租车订单结束后,乘客不能马上下车,而是由车内安全员接管,并将车辆开向更安全、适合下车的区域,并口头向乘客告知“下车小心。”



由于是测试运营期,因此此次行程并不收费,而下车后Apollo GO 无人驾驶出租车会在app端向乘客发送一条邀请评价并反馈意见的信息,用以收集数据并改进。记者并没有参与评价,因为此次无人驾驶是在对机器学习相对友好的路况环境下实现的,这距离基于复杂外部环境作出智能判断的真正的无人驾驶还有一定的距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作者: 起啥用户名    时间: 2020-10-18 20:22
有人驾驶事故率都这么高,无人驾驶,那简直是开玩笑啊。
作者: woshissd    时间: 2020-10-18 20:23
如果是我,我做这种无人驾驶的车辆,我可能会很担心,因为我觉得他没办法完全顾及到任何的突发情况。
作者: 夜渐凉    时间: 2020-10-18 20:24
就好像共享的汽车没办法实行让无人驾驶,我觉得这也是很难推广的。
作者: 夜渐凉    时间: 2020-10-18 20:25
是你,你会等待一个小时去体验这种无人驾驶吗?
作者: 深谋远虑    时间: 2020-10-18 20:26
不知道这种无人驾驶的,它的收费会不会便宜一点呢?而且它的路程到底是多少呢?
作者: 上山打老虎    时间: 2020-10-18 20:28
短途的体验就可以,长途的驾驶,那就算了吧。
作者: 中医世家    时间: 2020-10-18 20:29
就算是工厂没有复杂的交通情况,路面也比较宽,但是也会出现特发情况。
作者: wujianjun    时间: 2020-10-18 20:30
我是不看好了,反正这种东西我也不会去试,而且搞不好,刚开始价格还很贵。
作者: 一生一世一双    时间: 2020-10-18 20:31
又做这种无 人 驾 驶,一定要把安全配置给做好了。
作者: 165131217    时间: 2020-10-18 20:31
就算周边的路况相对不紧张,你也不能够预防突发情况啊。
作者: dongfang1230    时间: 2020-10-18 20:32
无人驾驶应该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现在还没办法普及,因为事故实在是出其不意。
作者: 大邳地锅    时间: 2020-10-18 20:32
说实在的,我是不看好无人驾驶,因为真正驾驶出现的特殊情况实在是太多了。
作者: woshissd    时间: 2020-10-18 20:34
我觉得现在很多汽车的智能化都会出现问题,无人驾驶的普及实在不可能。
作者: 守得云开    时间: 2020-10-18 20:35
就好像共享单车一样,有些人会肆意破坏,那么这种无人驾驶车,难道就不会遇到很多奇 葩观众?
作者: 话说得好    时间: 2020-10-18 20:37
如果是我,我也不敢去做无人驾驶的车。
作者: 鸭梨山大    时间: 2020-10-18 20:37
这种无人驾驶对汽车的智能或和感知能力真的是需要很强,而且其实真正上路,会出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作者: 旭城大时代    时间: 2020-10-18 20:39
听起来是挺好玩的,我还蛮想去试驾一下。
作者: 说东道西    时间: 2020-10-18 20:40
这种无人驾驶真的能普及是好,但是,我觉得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作者: woshissd    时间: 2020-10-18 20:42
可能很多观众去体验,都是抱着试一试和好玩的心态吧。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