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战场上是英雄,回家乡是模范——老志愿军人的情怀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不胜收
时间:
2020-10-26 09:53
标题:
战场上是英雄,回家乡是模范——老志愿军人的情怀
老志愿军人的情怀
王振常
天刚蒙蒙亮,岔河小学家属院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推着脚蹬三轮车,已在捡道路的垃圾,他就是89岁高龄志愿军退役的咸康前同志。
咸康前家住邳州市邢楼镇思田村,今年年初女儿咸志兰在小院购房把父母接来。老人不忘初心,自从住进,每天都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学校东边小桥两头被大车压了几个大坑,阴雨天到处积水,接送小孩的家长十分不便,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开学不久拿出微薄退役金一千元购石子亲自垫上水坑,又为家属院小路铺上石子,方便车驶人行,他的义举像春风拂面,大家无不啧啧称赞。
咸康前同志1931年生于一户房无半间,地无一垅的农家,十岁那年因小弟被人拐卖,母亲悲痛交加,一病不起,不久含恨离开人世。父亲积劳成疾,也失去劳动能力。小小年纪的他只好四处乞讨为生,吃尽人间疾苦,他像小草一样顽强活下来。1949年春雷一声震天响,祖国解放了。他无比高兴,他对党万分感恩,决心参军扛枪报效祖国。母亲临终遗嘱响在耳边:你长大一定找到小弟。他先踏上寻找亲人道路,茫茫人海寻找失散多年小孩谈何容易,6年过去杳无音信。1956年冬他回到家乡,正赶上部队征收志愿兵,朝鲜虽解放了,党中央无比英明伟大!不撤军帮朝鲜恢复生产。他积极响应报名入伍,1957年元月驻进朝鲜长白山下,编入21军63师188团2营6连,当时部队生活十分艰苦,开山洞战士手裂开血口子,零下40度每夜站两小时的岗,不少战士脚冻烂,他也患了关节炎。秋菊经霜花更艳,松柏遭雪叶更青!饱受艰辛的咸康前同志再大困难不觉苦,时时倍感幸福,处处积极带头。大奖。蛟龙戏水嫌水浅,雄鹰展翅恨天底!汗水换来荣誉,吃苦赢得成绩,练成全团最佳射击手。
1958年撤军到山西省太原市,因他枪法好,领导安排专教新兵基本功。同年接到家里电报,父亲病危,正赶上训练刚开始,他没向上级请假,训练告一段落,请假回家,老父亲已病逝,乡亲们已帮安葬了。他痛心疾首,含泪祭拜父亲后,第二天马不停蹄地返回部队,继续完成使命。
1961年全国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他依依不舍复员返乡。回到农村他心存志远,军魂犹存,决心为农业贡献毕生精力,虽然举目无亲,他把乡亲当成自己亲人。好心的乡亲给介绍对像,结了婚他对乡亲无比感恩,对生活充满热情。
自从78年民政局发给他退役金,生活一步步好起来。他开始回报社会,回报乡亲。腊梅深知严寒苦,翔鹰更体风雨狂,他看到比他困难的人千方百计帮助。69年看到本村一位姓赵孤寡老人冬天无衣,他把复员唯一旧军大衣送给老人。谁家断炊,他家有一口粮食送去,他爱人通情达理,从不埋怨一句。81年本村姓于五包老人生病他带到台儿庄医院用自己钱给治疗。96年他的大女儿给他买一件好上衣,他不舍得穿,看到姓汪的残疾老人困难,把新衣送之。他不光对众乡亲布恩施善,还经常带头捐资,2000年大家集资修村里道路,他把家中全部积蓄献出,是全村捐资最多的一户。
2016年270国道峻工,沿途剩不少石子,他看到村中泥路积水,买来新电动三轮车,每天拉石子垫路,路垫好,车子压坏了,他十分欣慰。
咸康前老人来到我们家属院九个多月了,每天义务打扫卫生持之以恒,阴雨无阻。他善心做到岔河村里,一位姓董坐轮椅的老人,他隔三岔五给买食品。他常说:“我看不得残疾人,他们太痛苦。”
咸康前老人一生做的好事数不胜数,为别人施恩已成为他的习惯。老人似严寒中的火焰温暖大家的心!深受身边人的敬佩。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