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5项常见运动,小心越练越受伤,尤其是这些人
[打印本页]
作者:
好合好散
时间:
2020-10-26 10:41
标题:
5项常见运动,小心越练越受伤,尤其是这些人
我们都知道多运动,强身健体,很多人也在践行着这一点,但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身体各项机能有所下降,不少人还合并高血压、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
因而很多被大家推崇的动作和运动其实并不适合,做得不得当,反而会出现风险……
1
5种运动,并非人人适合
1
快速转头
很多人会通过快速转头的方式来活动或者锻炼颈椎,但这样的方式可能很危险。
脖子两侧的颈动脉是连接大脑和心脏的重要通道,为大脑提供着
80%以上的供血
,而大脑发出的信号也都要经过颈部下行。
老年人猛回头、快速转头
时,动脉会因颈部猛然转动而受压变细,且颈部交感神经也会受到刺激,从而导致脑血管痉挛。这些情况都会使脑部的供血量减少,以及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减慢。
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要注意
,轻者可能发生
暂时性脑缺血
,出现
头晕、恶心、呕吐、眼震、耳鸣、四肢轻瘫
等症状;重者则可能发生血栓脱落,导致
肢体活动失调、面部温痛感消失,甚至偏瘫
。
所以不管何时,中老年人活动头颈部都要缓慢、温和。
2
仰卧起坐
两腿伸直、双手抱头使上肢下压,是仰卧起坐传统的动作。而运动学专家表示这种姿势本身就存在问题,容易
引起颈椎、脊柱的损伤
。再加上,很多
中老年人颈椎、腰椎本身就有问题
,还有
骨质疏松
,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
造成运动损伤
!
而在仰卧起坐过程中,
头部的位置变化较大
,且以低头为主,
心脑血管病患者
可能因此造成血压升高,
诱发意外
。
标准的仰卧起坐双手不需要抱头,放于耳朵两侧或者交叉贴于胸前即可。
3
倒着走
首先我们要肯定倒着走的好处,能
充分锻炼脊椎和背肌
,还能
锻炼小脑平衡,改善腰肌劳损
等。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却也可能暗藏风险……
首先,倒着走时,因视野受限容易出现摔倒,尤其是扭头看路时,因重心偏移,
对于平衡能力差的人
很容易因身体失控
摔倒
;而且扭转会
压迫颈部血管
,也容易导致眩晕而跌倒。
快走
其实就是很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
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
这对刺激末梢循环有好处。
4
甩肩
年纪大了,出现肩膀酸痛了,就觉得自己患了肩周炎,常常喜欢甩肩、吊单杠等,试图缓解不适症状。
但是要注意,
肩膀不适,并不一定是肩周炎
,也有可能是
肩袖撕裂伤
!这是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的高发损伤之一。而若是将肩袖撕裂当成肩周炎,长期反复的进行甩肩的锻炼,则
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
!
更何况,很多肩周炎患者同时伴有肩关节骨骼的变化,
长时间或是过度
做甩肩动作,也可能
诱发肩袖撕裂
。
5
跳绳
跳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既方便又简单,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通过天天跳绳的方式来减肥,但却未必人人适合。
中老年人
身手并不敏捷,协调性不佳
,跳绳难免磕磕绊绊,
容易摔跤
,若因此导致骨折则又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而且跳绳的时候会
加重膝关节负担
,对于本身有
退行性骨关节病、中度以上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过于肥胖
等的人来说,更容易加重膝关节病情;
另外,对于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度以上高血压、较严重的动脉硬化等人群而言,也并不适合跳绳,若只是出现胸闷气急还是小事,若
诱发卒中或心肌梗死
则事大了~
2
中老年人的运动准则
1
保持合适的心率、耗氧量
研究发现,当人体的耗氧量达到我们
最大耗氧量的50-70%的时候,对于心脏的刺激是最合适
的。而我们的
心率跟耗氧量是成正比
的,随着耗氧量的增加,我们的心率会不断增加。
建议
运动的心率公式是(220-年龄)×(60%~85%)
。
比如说老孙60岁了,他在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最大心率是220-60=每分钟160次,用160分别乘以60%和85%,因而60岁的人运动心率范围在96~136次/每分钟。
2
控制量和时间、频率
任何一群体,运动量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而定,
微微出汗、微微疲劳即可
;
而运动时间最好能在
30-60分钟,以自我感觉为主
;
就运动的频率来说,
每周运动三到五次即可
,重在坚持。
3
补充水+营养素
运动后体内容易缺水,在运动的前、中、后期都要补水,但不宜一次性补充过多水分。
*
运动前半小时,先喝
300-500毫升
水;
*
运动中最好
每隔15分钟就补充200毫升
水;
*
运动后应该持续每15分钟喝水100-200毫升,一直到
尿液不再是特别黄为止。
另外,运动前后都要补充营养,既能
增强运动能力
,还能
促进组织修复
。
①蛋白质
:蛋白质既能
帮助肌肉的合成,增加基础代谢率
,又能
修复受损的肌肉组织
。像鸡蛋、牛奶、鸡胸肉等要足量补充。
②镁
:镁对于能量代谢、
制造蛋白质、调节肌肉和神经的活动都非常重要
,也能让心跳、血压保持正常。推荐大豆、糙米、菠菜等食物。
③钾
运动出汗会带走大量的钾,本身就该及时补充,而且钾能
提升肌肉及神经细胞的运作
,并帮助
调节水平衡、抑制水肿
。推荐食用紫菜、香蕉、甜橙等食物补钾。
3
运动损伤的急救原则
中老年人反应能力下降,初学运动的人有些动作也掌握不好,运动中很有可能出现损伤,如果在运动时受伤又该如何急救呢?
对于一般的运动损伤,如:
处理挫伤(撞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可采取紧急处理,包括以下几点:
1
休息
原地休息及适当制动
:当发生事故后,应当马上休息,减少踩地和行走,以减少对损伤部位的进一步损伤。
2
冰敷
扭伤等引起的肿胀,可用
冷水或冰袋等进行局部冷敷
。最好是用冰块,加入适量的水,用双层塑料袋包好后做成自制冰袋,这样的冰敷效果最佳。在
扭伤后48小时内,每次冰敷20~30分钟,每2~3小时一次
。
3
加压包扎
当出现
四肢小面积的出血
时,可以采用加压包扎法,能够减少继续出血症状。包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动作最好是轻柔,松紧度最好是适宜,
不能够太松,也不能够太紧
,结头的时候不要打在伤口的部位。
4
抬高患处
手、足部骨折,韧带拉伤
时,可以让患肢体抬高,目的是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患处的肿胀及疼痛。
以上处理方式适用于轻微症状,情况较为严重时应立即前往医院。而对中老年等特殊人群而言,在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后,建议去医院看一下。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