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苏格拉底思想的宗教向度,如何处理苏格拉底思想中理性与宗教信仰的矛盾,一直是西方学者密集讨论的一个主题。有一派学者力图把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消解掉,认为他的这一方面不值得严肃对待。他的有关神谕、神灵的说法是用大多数人的习用语言来谈论其理性信念。苏格拉底在探索道德价值问题时只推崇理性考察。根据这一解释,苏格拉底确实如雅典人指控他的那样,是不信神的。这一派代表人物有L. Versényi[1]、A. Nehamas[2](P46)等。可是,更多的学者则愿意承认苏格拉底的宗教信仰是严肃的。神意与理性考察是两条不同的确立信念的渠道,但它们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可以融合的。可是,究竟如何融合,神意究竟在苏格拉底确立道德信念中起了多大作用,学者们又各有不同的主张。如G. Vlastos认为,神意作为道德知识的源泉不能独立于理性,也不能高于理性,因为神意的意义只有通过理性考察才能确立。[3](P171)而M. L. McPherran则争辩说,虽然理性考察占据主导地位,神意对苏格拉底的知识与信念状态有着实质性的贡献,其作用远比所承认的要大。[4](P179)T. C. Brickhouse与N. D. Smith主张,神意只是保证了苏格拉底哲学事业的道德确证性。[5](P107)
德尔斐神庙的主人最初并不是阿波罗。德穆普瑟(Rev. T. Dempsey)说:“地神曾是德尔斐的神,这已为考古学、文学和宗教仪式所证明。”(14)德尔斐神庙如何由对地神盖亚的崇拜换成了对阿波罗的崇拜?一种说法取自埃斯库罗斯的悲剧《报仇神》:第一位预言神是地神盖亚,然后是她的女儿忒弥斯,接着是忒弥斯的妹妹福柏,福柏又把这神位作为礼物赠给了阿波罗。“宙斯把预言术的灵感注入他[阿波罗]的胸中,把他安顿在座位上;他是第四位预言神……他父亲宙斯的意旨的解释者。”(15)这是一种和平的神位过渡方式。另一种说法是,阿波罗通过一场战斗,打败并杀死了地神盖亚的儿子、神坛的保护者巨蟒皮同(Python),夺取了神谕庙。这两个故事表明了不同的崇拜者和不同的预言方式在德尔斐问题上的冲突。
德尔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城邦,不属于雅典,但是阿波罗并非专属于德尔斐的神。希罗多德说,所有希腊人在血缘和语言方面存在着亲缘关系,他们信奉的诸神的神殿和祭祀仪式是共通的。(21)《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也强调要“热爱希腊人共同的宗教信仰”(《理想国》470e)。阿波罗神是希腊人的保护神。在殖民时代和城邦制建立时代,阿波罗成为殖民地的守护神。公元前700年左右阿波罗逐渐成为全希腊人共同崇拜的对象,阿波罗神和德尔斐神庙成为统一的希腊民族的象征。格思里(W. K. C. Guthrie)曾说,阿波罗是“希腊精神的具体体现。使希腊人与其他民族相区别、尤其是与周围野蛮民族相区别的一切东西——各种美,无论是艺术、音乐、诗歌还是年轻、明智、节制——都汇聚于阿波罗。”(22)阿波罗是具有强烈的希腊民族色彩的神,也是雅典人崇拜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