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我的父亲
[打印本页]
作者:
文面书生
时间:
2020-11-12 16:54
标题: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
文/刘焱
曾写过两篇祭文,第一篇是纪念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英年早逝的吴继光教授(我的硕士阶段老师),第二篇是纪念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廖旭东先生(我硕士导师的导师)。这次是第三篇,纪念我的父亲。2020年5月30日8点45分,父亲因病离世,享年88岁。
我的曾祖父为清末秀才,故拥有教学资格,收入应该不菲,当时有房产有田产。这些财产是不是仅凭教书而得,现在无法跟父亲求证了,下文有些事情也是根据与父亲多年来断断续续的聊天回忆而成(本打算今年暑假细致地跟父亲求证,但已经没有机会了)。
不管怎么说,曾祖父当时应该是小康之家,大曾祖母去世之后,曾祖父又续了弦,娶了后妻也就是我的曾祖母,后生了我祖父。据说曾祖母喜欢享受,没几年就把家产败得差不多了,但也因祸得福,我家的户口本“家庭成分”这一栏为“贫农”,我也因此属于根正苗红的新一代。
父亲出生于1932年,不知道是因为家道中落,还是我祖父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依稀记得是后者(说句大不敬的话,我祖父即使算不上纨绔子弟,也绝不是重视诗书耕读的人),父亲一天学堂也没有进过,也就是说,父亲是两眼一抹黑的文盲。秀才的孙子是文盲,也是想不通的讽刺。好在我的两位叔叔都进了学堂,也算是对得起秀才曾祖父了。
大曾祖母的后代在徐州经商,我父亲十来岁就在徐州的马路上卖烟卷贴补家用,后来又回到了邳州。父亲十五六的时候,赶上自然灾害(好像是黄河改道造成的水灾),全村人都出去逃荒(乞讨)。十五六岁的父亲用小推车推着我的小脚奶奶,带着我的两位叔叔,还有一条狗,跟着村里人一起出去乞讨。父亲念念不忘的是一家好心人。当时那户人家在吃红薯,把红薯皮弃在锅台上。父亲跟他们说:“把你们的红薯皮给我吧,我娘和两个兄弟一天没吃东西了。”父亲要红薯皮是留个心眼的,他说如果直接要红薯,可能会被拒绝,而要红薯皮成功的可能性会大些。那家女主人把红薯皮给了我父亲,又从锅里捞了几颗红薯塞在我父亲的手里(处处皆学问,要饭也是门学问)。六十多年过去了,父亲讲到这一段的时候,依然很动情。在此我也向这位好心的女主人表示感谢,愿您的宅心仁厚保佑您的后代永远健康平安!
洪水退去后,父亲他们结束了逃荒,回到了邳州家乡。父亲很骄傲:同村的人有的把被子当了,有的把犁头卖了换东西吃。他带出去的所有的东西都没丢,他把奶奶、两位叔叔还有那条狗,都安全地带回了家。
大概在父亲17岁的时候,京杭大运河邳州段成立水上公署(大概是这个名字吧,也就是现邳州港务局的前身),急需招收一批工人。父亲听说后,马上去报了名,也成功被录用,父亲也从此开启了他献身革命工作的旅程。
参加工作后,父亲每个月
有了固定
的工资。父亲把大部分的工资交给了我奶奶。因为自己没进过学堂,父亲要求并资助我的两位叔叔进学校读书。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父亲进的是木工组。父亲心灵手巧,很快就练出了一手好手艺,好像达到了木工八级水平(记不得几级了),还当上了木工班的班长。父亲的手艺为我家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我家吃饭的桌子、凳子都是父亲自己做的。父亲还做过一个可以折叠的小椅子,这把小椅子小巧轻便,深受我们喜爱,一直用到我读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后来莫名其妙地丢了。最值得称道的是,父亲制作了一个带四个轮子的小木推车,小推车可以坐两个小孩,当年,我就用这辆小推车推着我妹妹和堂妹满村子玩(我比妹妹大五岁)。
(父亲的遗产——木工工具)
那时做木工除了可以练习手艺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锯木头的时候,总会留下木头渣渣,叫锯末子。锯末子在工厂里是废弃物,需要人工处理掉。父亲就问可不可以把锯沫子拉走?那自然是木工车间求之不得的事情。父亲就借了一辆平板车,徒步十几里路,把锯沫子从城里拉给农村的奶奶烧火用。锯末子比荒草和树叶耐烧,火力旺,解决了当时我奶奶家烧火的难题。我依稀记得我小的时候,家里也用过锯沫子烧火。此时,我能想象得到那时的场景:夕阳西下,一个拉着满满一车锯末子的年轻人,他的心里一定是感恩和快乐的,他的眼里一定是有光的,他的脚步一定是轻盈的。
由于工作认真踏实,后来父亲调离了木工班,到了船运部门,也就是负责押运货船船队,在京杭大运河上往返,这项工作有个专门术语叫放排(应该是这两个字)。放排的情景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详细追问,只好脑补为这样的情景:一个一个木筏子连在一起,上面装满货物,或木材或煤炭,晨光中,夕阳下,来来回回行驶在京杭大运河上。脑补的情景很唯美很浪漫,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时候会抛锚,需要人潜到水下清除障碍。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只要出现了事故,父亲总是第一个跳下去。年复一年,父亲患上了气喘病,同时也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状。我记得小时候,我家的墙上挂满了父亲的奖状,镶在大大的玻璃框里。后来我上了学,也得了很多奖状,我的奖状小小的,没有玻璃镜框,贴在父亲的奖状下面。父亲最最自豪的是,1960年,父亲获得了徐州专区工业交通先进生产(工作)者奖章(编号517)。我第一次给父亲拍照的时候,父亲郑重地把奖章从箱子里拿出来别在胸前。
(该图片由我大姐拍摄于2019年)
由于工作上的忘我投入,父亲很快就入了党(
哪
一年忘了)。单位领导对父亲非常信任,让父亲承担了木材采购工作。采购是个“肥差”,做采购发家致富的大有人在。父亲却没有让我们这个八口之家富起来。用现在时髦的话说,父亲的“党性很强”。父亲最津津乐道的是在江西采购木材。因为采购的数量大、次数多,合作单位的领导要送给父亲一笔钱,被父亲坚决地拒绝了。父亲说:“送钱不能接受,你们送了我也要上交单位的。”对方见父亲坚辞不受,就打算送父亲一些珍贵的松木(还是楠木,记不清了),说这种木头做寿材(棺材)可以一百年不腐烂,可以为双亲做两副上好的寿材。这个提议也被父亲委婉拒绝。对方领导实在过意不去,要请父亲吃饭。父亲特意请示了单位领导能否吃饭,领导说吃饭是不违规的,完全可以。父亲这才同意对方的邀请。诸如此类的情形很多,作为共产党员的父亲都是一一拒绝了。我没问父亲当时那笔钱是多少钱,那一船松木值多少钱,如果每次都接受赠礼会是多少钱。现在我说起来都有点动心(惭愧惭愧!),父亲就这样断送了我们作为富二代的“前途”(一叹!哈哈)。多少年来,我家过得都是只有春节才可以吃上肉和馒头的生活(当然与同村相比,我家算“富裕的”。)
父亲工作上可谓兢兢业业,接手的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尽善尽美。因此,父亲各种奖状、奖章拿到手软,领导也是大会小会表扬,多次请父亲上台致辞或汇报个人事迹。有一次父亲在工作中突然昏厥过去,被工友送到医院,医生建议马上住院治疗,并且需要转院到徐州治疗,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父亲在徐州医院住了几十天,未能参加在南京举行的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总之是全省劳模表彰大会),而是躺在病床上接受了领导带回来的奖状和表扬贺词。
像父亲这样尽心尽职的员工哪个单位不需要、哪个领导不赏识呢?作为与单位同时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员工,父亲的一些工友好多都升了、提了干,而父亲却只能止步于班长。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文化(父亲语)”。每次发言或研读相关文件,是父亲最痛苦的时候。那时候是月末休息制度,父亲平时不回家,只在月末回家三两天。我清楚地记得这样的场景:不该休息的时候,父亲经常天黑的时候回到家,把大姐叫过来,由他口授,大姐帮他写出文稿,然后第二天天不亮父亲再急急忙忙赶回单位。好在后来有了自行车,来往方便了许多。父亲经常感慨:哪怕我有小学二年级的文化,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不识字是父亲的致命短板,一次次掐断了父亲升职提干的机会。根据父亲的描述,我们推测如果父亲识点字,做个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你看你看,我们兄妹几个又失去了做“官二代”的机会(又一叹!哈哈哈)
父亲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因此对上学特别重视。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送两位叔叔进学堂的意识,当时真是难能可贵。父亲更是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你们愿意读书,我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们读书。”我大哥1959年出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当时农村没有考大学的意识,大哥高中毕业后就去当了兵。我大姐1962年出生,是我们村里的第一个女高中生,我则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父亲重男轻女,而且比较严重。二哥读初中的时候,一辈子不求人的父亲去求了我堂姨父,把我二哥送到了县城的初中去上学。结果二哥调皮捣蛋,学也没上好。我一直在农村读书,初三的时候,我想请父亲再去求堂姨父,也把我送到县城去读高中。父亲一口拒绝,说:“在哪里读书不重要,不想读书去了县城也没有用。”求告无门,只能靠自己。最后终于如愿以偿考到了县城二中(全班只考进了两名同学,当时考县中很难,大多数同学连报名都不敢报的)。后来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父亲好像有点意外,似乎也没太多的惊喜(父亲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等我考上硕士研究生的时候,父亲跟母亲说了一句:要是男孩就好了。大概是读硕士之后,父亲才渐渐地认可了我,后来我读了博士、留在上海、升了职称、去美国访学等等,我终于成为了父亲的骄傲和谈资。
春节前后,父亲癌症确诊,我回邳州过年。开学前我离开邳州回上海,走前跟父亲说疫情期间不能离开上海,一定要坚持到暑假等我回来。父亲点点头。后来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5月29日,我赶回去见到了父亲最后一面。从此,父亲与我们阴阳两隔了。
作者简介
刘焱
,江苏邳州人。高中毕业于邳州运西中学(现为邳州二中),本科毕业于江苏师范大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为上海财经大学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
开发区刘
时间:
2020-11-12 16:56
转发了
作者:
adc打野
时间:
2020-11-12 16:57
我也是今年五月份85岁的老父亲突然离去,也好想写一篇祭文
作者:
ttsf
时间:
2020-11-12 16:57
子欲养而亲不在
作者:
阿肆
时间:
2020-11-12 16:58
才女,写得真好!
作者:
酸甜苦辣咸
时间:
2020-11-12 16:59
感恩
作者:
邳州河西
时间:
2020-11-12 17:00
女人为什么越俊,越聪明???
作者:
大工地施工
时间:
2020-11-12 17:01
[赞][可爱][玫瑰]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