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世界糖尿病日 | 了解糖尿病,远离“糖衣炮弹”
[打印本页]
作者:
福如东海
时间:
2020-11-14 10:10
标题:
世界糖尿病日 | 了解糖尿病,远离“糖衣炮弹”
随着人们饮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被“糖衣炮弹”击中了,得了一种叫糖尿病的“富贵病”。如不及时治疗,“糖衣炮弹”不仅会逐渐腐蚀糖友的健康,还有一天会忽然“爆炸”,带来严重的后果。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糖尿病的关注,齐心协力做好糖尿病防治。本文便借助世界糖尿病日这一契机,带大家
了解糖尿病,远离“糖衣炮弹”。
糖尿病定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
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
2)
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126mg/dl);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的严重危害
◆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较同年龄、性别的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并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龄提前,病情更严重;
◆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
糖尿病肾病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
糖尿病足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这些高危人群要小心
1)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5)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6)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或甘油三酯(TG)≥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2)
6.1 mmol/L≤空腹血糖(FBG)lt;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lt;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
正确的健康管理尤其值得重视
但有些糖友的错误认识往往会影响控糖效果
让糖尿病危险因素有了可乘之机
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认为口服降糖药优于胰岛素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有很深的偏见,拒绝使用胰岛素。
误认为:
①只有1型糖尿病患者才需要用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不能用。
②用胰岛素后,2型糖尿病会变成1型,病情变重。
③用后有成瘾性,认为胰岛素千万不能用,一用就停不下来,一旦注射就会像抽鸦片烟一样终生难以撤下。
其实1型和2型是糖尿病的2个类型,对于2型糖尿病病情较重或有不可逆转性并发症者,有必要坚持长期胰岛素治疗。
误区2:认为降糖降得越低越好
多数患者一旦发现有高血糖就非常紧张,一方面严格控制饮食,另一方面过度运动,再加之大剂量用降糖药,想尽快控制高血糖,结果引发低血糖反应。长期、持续、频繁的低血糖将导致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重则昏迷或死亡。低血糖时又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升糖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素分泌受抑制,产生低血糖后的持续性高血糖反应,使血糖控制更困难,所以
降血糖时不要过快过猛,记住“宁高勿低”的原则。
误区3:认为空腹血糖比餐后血糖更重要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取决于血糖的控制与否,尤其是餐后血糖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患者误认为查空腹血糖准一些,饭后查血糖不准确,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行了,却不知餐后血糖始终不达标,并发症发生也难幸免,血糖控制理想值:空腹4.4-6.1 mmol/L,餐后2 h 4.4-7.8 mmol/L。
其实,较为理想的血糖监测应为全天血糖谱的测定,
根据情况可以采取5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7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或夜间)。
误区4:认为看医生比自我调护更重要
许多患者血糖一升高就去急着找医生,认为药物治疗无效,而从不找自身的原因。
其实,糖尿病治疗方案虽由医生制定,但具体实施却在于患者自己,
主动进行自我调护,当好自己的保健医生、护士、营养师与检验师,
坚持“医生、患者和家属三结合”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控制糖尿病。
如何正确防治糖尿病?
这里便要说到五驾马车了,分别是从
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和糖尿病教育
着手。
首先
,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其次
,要坚持做运动,不能吃了就一直坐着或者躺着,需要一定的运动量促进我们身体的代谢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让身体进行充分的利用。
再者
,不乱吃药,遵医嘱服药,不乱停药或者乱用药,尤其是服用对糖代谢有影响的药物,比如激素类。
其次
,积极的降血脂,控制好血压,治疗其他心脏疾病。
最后
,要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检查。
糖尿病患者更要定时检测血糖,对于饮食可以少吃多餐,不要过饥过饱,要正确看待糖尿病,保持愉悦的心情去对待。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