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当代社会的常态:“容貌焦虑”,你有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笑看人生458
时间:
2020-11-20 17:53
标题:
当代社会的常态:“容貌焦虑”,你有吗?
关于
女性外貌
的话题,一直在反复地被提起着。
身处什么时代,都会不由得被这个时代所认可的审美观裹挟着向前走去。
在昨天上映的由赵薇作为发起人、导演的
《听见她说》第一集《魔镜》
,一部20多分钟的独白短片,道出了现在无数女性对于美的追求。
本集一出,立刻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了广泛讨论,聚焦
“容貌焦虑”
这一当下社会女性的痛点。
不可忽视的是,现在社会的女性审美其实在朝着扁平化、单一化的趋势行进,也是这样诞生了网红脸这样一个审美误区。人们太过追求
大眼小嘴、肤白貌美
,以至于忽视了美丽的多样性。
为了迎合审美标准,为了不被大众所落下脚步,为了出现在别人视野里的时候被赞誉包裹……太多女性选择盲目改变自己,花大量时间去
塑造妆容、整容
。
“魔镜”是具有欺骗性的人生导师,它诱导女性走入
“要成为最美”、“至少要比某人美”
的道路。其实美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样式,网红脸并非“好看漂亮”的代名词。
人们应该以更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不同的容貌,不能因为别人先天上的劣势就加以嘲讽,要善于发现闪光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绝非是靠看脸来完成的。
同时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去接纳一个也许并不完美的自己,活出风采,与妆容和解。
一般外貌焦虑
只是觉得自己某些地方不够好,想通过化妆、装扮、收入等等其他条件来进行弥补。
重度外貌焦虑
,是直接弥补,比如整容,通过直接弥补的方法来正面纠正自己的外貌。
最严重的外貌焦虑
,是哪怕你已经通过各种手段来弥补,但依然觉得不够好。
外貌焦虑,说白了,就是自己不管再怎么好看,都觉得差点意思。
这里面,其实有一个
聚光灯效应。
所谓聚光灯效应,就是指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问题无限放大,然而事实上,他人对于我们的关注其实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多。
我们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外形,并对自身的体貌缺陷进行了
无意识的夸张和臆想。
很多人会因为自己身上的某个小缺陷过度关注,忽视了自身其他优点,并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通常会感到不够
自信、沮丧、不安,甚至不合群。
很多人会说:可是我真的胖啊,可是我真的丑啊。
哪怕周围的人反复跟他们说,你不胖你不丑,他们都不会相信。
他们看谁都好看,而自己再好看都是丑。
这,就是外貌焦虑。
外貌焦虑所映射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常态化不满。
意思就是,有的人永远对自己没有满意的时候,哪怕今天不是因外貌而自我苛刻,他们也会找到其他方面的个人缺陷而再度陷入焦虑。
这些,都是
自知力
贫乏。
很多人的外貌焦虑,其实不仅是一种不满,还映射出对曾经过往的在意。
其实对于外貌焦虑而言,问题就出在了这个“更好”上。
有些人可能会想,
我只想瘦一点就好,我鼻子再高一点就好,我眼睛再大一点就好。
那么这
“一点”
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很有可能,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来,最后答一句:越瘦越好,越高越好,越大越好。
最后,也不管身体如何,五官是否搭配,只要把缺陷无限弥补,感觉心里就踏实一些了。
这些标准,实际上都是模糊的。
他们可能也没有“还不错”这个词,他们的美丑认知里,只有要么美要么丑,没有“还可以”这个选项。
因为没有绝对的完美,所以根本停不下来,只有一直在弥补一直不满意的路上。
这些,都是外貌焦虑依然作祟的缘故。
还有些人,因为缺陷去整容,但整容后也没有提升自信,反而更觉得自己的美是后天的,是加工的,依然自卑。
暗戳戳去变美,想尽办法删除黑历史,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美是因为整容,觉
得基因强大才是真正的优越感,后天得到的美丽就是没有天生美丽那么高级。
这些,也都是外貌焦虑依然作祟的缘故。
也有一些人,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还顺便找到了一个好的借口,只要生活不如意,丢了工作,丢了爱情,都可以说都怪我长得太丑了,如果长得好看就不会这样了。
这些,还都是外貌焦虑依然作祟的缘故。
但,我要劝一句,
记得适合而止。
不要把外貌带来的便捷和红利看得太重,你也没必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获取自我肯定。
你真的想变美,你就去变美,美了就好。
别因为美了又觉得还不够美,美得不够自然,美得不是基因,美得不是天生的。
关于变美,不要想更好,这没有止境,还会再次导致焦虑。
那你这辈子可真的会焦虑个没完没了。
最后问一句:
今天,你照镜子吗?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