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冬至吃这些“驱寒”,一整个冬天都不冷
[打印本页]
作者:
平衡才能持久
时间:
2020-12-25 09:53
标题:
冬至吃这些“驱寒”,一整个冬天都不冷
冬至,又名「一阳生」
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习俗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要吃饺子也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拜神灵
我国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不少地区有冬至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吃汤圆
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菜、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冬至日常养生
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时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护阳气,不过度耗散,因此充足的睡眠很关键,建议晚上最好在22:00之前卧床休息,早上太阳升起后再起床活动。
多晒太阳
说到生阳,晒太阳大概是最好的方法了。不仅可以驱走寒气,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减少抑郁。晒太阳时,建议掌心张开朝向太阳,配合散步或深呼吸,时长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很重要。冬季寒冷,空调、取暖器齐上阵,门窗紧闭,容易滋生病菌,更要定时通风换气。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可在暖气片上放上湿毛巾,或者在室内放一盆清水,以增加湿度。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