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
[打印本页]
作者:
好合好散
时间:
2020-12-25 12:17
标题:
美国宣布:中医经络被发现,世界医学将进入新时代
[size=0.944em]
这段时间美国大选的全球冲击效应,导致很多其他重大消息被忽略。我们发现,近日美国多名科学家已经在国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利用最新技术发现了人体内“流动流体的超级高速公路”。
[size=0.944em]
研究人员说,这个新发现的网络遍布人体的致密结缔组织薄层,是互相连接的间质,这些间质组织位于皮肤之下,以及肠道、肺部、血管和肌肉内部,并连接在一起形成由强大的柔性蛋白质网支撑的网络,其间充满了液体。
[size=0.944em]
研究人员解释称,传统的检查身体组织的方法让他们与间质组织失之交臂。长期以来,科学家在解剖过程中,无意识地破坏了间质组织的结构,当其中的液体被排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它们仅是一层简单的结缔组织。
[size=0.944em]
因此,人们从未意识到它们的存在。最近的发现是使用一种新的技术,称为基于探针的共焦激光显微内镜,它提供了活体组织的显微视图,而不是固定组织。
[size=0.944em]
美国的这些科学研究人员在文中说道:
“长久以来,中医的经络系统存不存在,一直是现代医学质疑的主要对象,我们的研究发现证明 ,中医经络的确是存在的。这将会为未来人类医学的融合性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必将促进中国医学与世界医学的结合,产生一个新的时代!”
[size=0.944em]
以前有西医认为,《黄帝内经》里面对经络的描述是非常具体的,里面说的很清楚,经络是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大的叫经,比较细的叫络,经络里面是走血的,所以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经络是古人对血管走向的很不准确,很模糊的一个描述。
[size=0.944em]
古人做解剖的时候可能分不清血管、神经和淋巴结,最后画出来一个不像血管,又不像神经的体系出来。一般的人用常识想想,这个经络是很容易被否认掉的。
[size=0.944em]
比如现在做外科的手术,医生对做手术的部位有什么样的血管和神经都很清楚,下刀的时候都会小心翼翼的,注意不要误伤了神经、血管。但是有哪个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会担心把经络给割断了?经络号称用一把银针就能让它起作用,怎么就不怕手术刀呢?
[size=0.944em]
还有,中医说人体十二条经脉有六条经过了下肢,下肢的经脉能影响肝、肾、胃这些重要器官的功能。截肢的病人,这六条经脉全都断了,但是他们除了行走不方便,内脏功能并没有受到影响,都很正常。这又怎么说得通了?
[size=0.944em]
针对这些疑问 ,其实很多提问的方式都是不对的,因为西医是分散微观型思维。看问题往往只看细枝末节。
[size=0.944em]
有人指出,经络肯定存在,打个不完全贴切的比方,相当于飞机航线的存在。确实存在,也确实没办法拿在手里给人看。
[size=0.944em]
经络是人体的能量通路,经是大通路,相当于树干,络是小通路,相当于树枝,穴位是这个能量通路系统和身体表面的交接节点。针灸是通过这些节点的作用来使不正常的通路得到恢复。当然体内还有大的节点(上中下丹田)。
[size=0.944em]
中医有站桩养生之说。当站过一阵子,面部头部的路线非常清晰,很好奇为什么这个路线是固定的。实际上经的路线与筋膜相合,那说白了就是肌体中阻挡物较少的路线。
[size=0.944em]
中医学经络是什么?中国老祖宗早说了,它就是组织液的循环通道。
如《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中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经,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经四布,五行并行。
[size=0.944em]
又如中医气功学在描述经络中的能量运输时这样说:人身之中,阴多阳少,言水之处甚众,车则取意搬运,河乃主象于多阴,故此河车,不行于地,而行于水,自下而上,或前或后……。”
[size=0.944em]
结合现代科学对水的研究,就知道中医经络描述的就是水道。
[size=0.944em]
长期以来,西医否定中医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经络不存在,现在经过美国科学家们的艰辛研究,终于真相大白了,经络只有在活体组织液充盈的时候才能够观察,而解剖方法造成了组织液的流失,使它们被忽视了。
[size=0.944em]
经络路线一旦被证实,整个医学就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因为过去我们太重视那些宏观的东西了,而忽视了微观的东西,自然界的规律永远是整体决定局部,微观决定宏观,微观的这些经络路线对人体的影响比神经血管大多了,运用它们,治病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的方法。
[size=0.944em]
事实上,中药就是疏堵经络来治病的,对于细胞的功能亢进(热),就堵塞它的营养通道(经络),没有了营养,亢进自然停止;对于细胞的功能低下(寒),就疏通它的营养通道(经络),得到了更多的营养,功能自然增强。这与西药用来直接杀死病变细胞的药理有着根本的不同。
[size=0.944em]
可以这样说,证明了经络的存在,也就间接证明了中药药理的科学性,中药大展宏图的时候也快到了!
经络就是对人体普遍联系方式的一种描述。这种普遍联系方式有几个层次,宏观的层次就是神经和血管,它们是维束管道,信息和能量可以在其中快速运输,微观的就是十四经脉,它们主要是由组织间隙组成,上连神经和血管,下接局部细胞,直接关系着细胞的生死存亡。
[size=0.944em]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经络其实在全身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人体含有70%的水,所有细胞都浸润在组织液当中,整体的普遍联系就是通过连续在全身的水来实现的,所以,中医上还有全身无处不经络之说。
[size=0.944em]认识到经络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将直接证明中医内在的科学性。就拿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吧,西医过去一直迷信精密仪器,观察不到人与自然的联系就认为人是孤立在宇宙当中的。
[size=0.944em]
而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大自然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水来影响人体的,而这些水就主要存在于经络系统当中,或者说经络是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一旦认识到此,中医在病因认识上的科学性就显示出来了,即人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疾病就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产物。
同理,西医对病因认识上的错误也显现出来了,它并不是因为细胞病变,而是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毕竟细胞相对于它所依赖生存的环境,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它们之所以病变,是组织液环境异化,使它们不得不变。要想真正地从根上消除疾病,必须改变细胞所依赖生存的组织液环境,即整体的管理。
[size=0.833em]
中国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生前创立中医人体科学医学,他始终认为中医是顶级生命科学,西方用现代科学工具和手段不能解开中医奥秘,就不断用媒体嘴和懵懵懂懂的老百姓广泛体验感去妖魔化中医,这是作茧自缚,非常不正确的。
[size=0.944em]
可惜钱学森老先生的话早已经被隐没在历史的帐幕里了。
[size=0.944em]
目前美国不少医学家认为:中医的科学性证明已经逐渐到位了,一旦基本证明中医学的全部基本原理,中医的优越性就能够全面被人类社会认识,那时,中医就能得到全世界的公认,并逐步成为人类医学的主导,毕竟中医的全息整体性治疗方法是西医所无法具有的。
作者:
jinlong
时间:
2020-12-25 12:19
要美国发现才算数吗?
作者:
朱姣姣
时间:
2020-12-25 12:21
中医本来就是伟大的科学,不管别人认不认可,他始终都是!尤其是经络,他是医学界的最好科学!人要想长生不老,那就让经络始终保持通畅和活力,人就可以青春不老,不死不灭。西方的那一套,根本做不到。中国的中医才是最了不起的。
作者:
bcmytpazcw
时间:
2020-12-25 12:21
中医是传承古代医学的精髓![赞][玫瑰]
作者:
william
时间:
2020-12-25 12:22
其实怎么说吧,在中医对人体经络的描述主要是内观产生的,中国古人从不会对人体进行切割解剖来观察。太乙金华宗旨中讲,当人体自我观照时,人体经脉及贮藏能量的点就是穴位都会自我显现,可是能进入人体自我微观世界的人少之又少,因而便成了一个无法证实的理论,就像你对聋哑人放音乐舞蹈,他们会看你像是个疯子。
作者:
凉皮擀面皮
时间:
2020-12-25 12:23
中医还需要科学证明吗,在中国经历过多少年的实践已经自明了。科学的证明仅代表证明科学的存在而已。
作者:
国美
时间:
2020-12-25 12:23
西医根本就不会想办法来承认中医,只会想办法来颠覆取代中医
作者:
156981566
时间:
2020-12-25 12:24
才发现啊,中国人3000多年前就已经用它来治病了,中医黑们怎么看?出来走几步
作者:
雷雨
时间:
2020-12-25 12:25
经络是走气的,气血,气走经络,血走血管,气为阳,血为阴
作者:
qingkong
时间:
2020-12-25 12:27
中医实质是道家哲学的延伸,属于哲学范畴,而哲学是指导科学和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中医实质比西医高一级
作者:
poog
时间:
2020-12-25 12:27
传统养生文化在现代医学中大放异彩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作者:
pizhou111
时间:
2020-12-25 12:28
法国一麻醉医生多少年前就通过打一种药物、然后拍x光发现经络。
作者:
左西农民
时间:
2020-12-25 12:28
老外发现的不是经络
作者:
鸭梨山大
时间:
2020-12-25 12:29
我们老祖宗留下最宝贵的遗产就是易学和中医理论。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