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咸丰《邳州志》编纂者鲁一同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文面书生
时间:
2021-1-6 18:42
标题:
咸丰《邳州志》编纂者鲁一同先生
咸丰《邳州志》编纂者鲁一同先生
文/伯岗
咸丰《邳州志》(清)董用威、马轶群修,鲁一同纂,曾被曾国藩推崇为“近日志书之最善者”,道咸间有名志之称,被誉为“志家法程”、“志乘获矩”、“邳邑信史”;《续修四库全书提要》谓其“不博征长官序文,以为冠冕”,有鲜明的特色。
但是我邳人目前知晓鲁一同者不多。各位读者如果熟悉中学语文及课外读物,爱国名将关天培事迹的【关忠节公家传】就是鲁一同先生所作。列举其中一段:
公既自度众寡不敌而援绝,乃决自为计,住靖远台,昼夜督战。已而夷大?奄至,公率游击麦廷章奋勇登台,大呼督厉士卒,自卯至未,所杀伤过当,而身亦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事急,呼其仆孙长庆使去。长庆哭曰:"奴随主数十年矣,今有急,义不使主死而己独全。"手持公衣不可开,公怒,拔刀逐之曰:"吾上负皇上,下负老母,死犹晚,汝不去,今斩汝矣。"投之印,长庆号而走。比及山半,回顾,公陨绝于地。
语言生动,人物栩栩如生,忠烈之气,溢于纸上矣。
鲁一同先生,字通甫,清河人(淮安);善属文,道光十五年举人,是邳州知府后漕运总督吴棠同年录取。
先生少有才名,考秀才时,史姓考官出对:"鲁小生,腰去四点,可作曾门弟子。"鲁一同对曰:"史大人,头加一横,便成吏部天官。"
《清史稿》记载先生中举后“再试不第,益研精於学。凡田赋、兵戎诸大政,及河道迁变、地形险要,悉得其机牙。为文务切世情,古茂峻厉,有杜牧、尹洙之风。漕督周天爵见之,曰:"天下大材也,岂直文字哉!”
先生入都考试,时任礼部侍郎的曾国藩轻车简从去馆舍拜访"问天下事"。曾对人说:"淮安鲁一同若成进士,天下之幸也。"到揭榜,仍无鲁一同名。曾国藩"甚为懊丧,如失左右手"。
鲁一同留心时务,好为激切之言,与拘守义法和应酬世俗,有显著不同,后屡试不第是应用型人才,而非考试型人才也。
太平天国战起,吴棠知清河县,请先生“帮办军务”。当时清河县没有城墙,没有兵柄,所谓“无米之炊”也。鲁一同草拟了《敌忾同仇约》一书,刻印后分发给部下,传递给苏北、皖东、皖北八府州及所属三十四个州县,徒以忠义号召,招集乡勇,倡办团练,教给战守之法,激励士气,申明纪律,乡镇立七十二局,不数月间,会者数万人,首尾相联,合力防御,声威大振。
林则徐的同乡福建闽县人刘存仁(1802~1877)的《笃旧集》中有关于先生一段叙述:
道光庚戌,晤通甫先生于山东逆旅。各道姓字,仓促问余曰:子闽人,吾师林少穆先生安否?继讯吾友张际亮遗稿安在?余唯唯然。窃见其神采傲兀,剑气逼人。心知其非常人。拒案对食,如深丛孤罴。饭罢匆匆登车各去。
“道光庚戌”即1850年,此时鲁一同已经四十六岁,他与刘存仁在北上应试途中相遇于山东。鲁一同向其询问坐师林则徐及已故好友张际亮的遗稿情况。刘存仁就将他们的这番会晤记录了下来,谓其“神采傲兀,剑气逼人。心知其非常人”。可见中年时的鲁一同身上散发着古读书人的傲骨铮铮、难容于世的气息,让常人不可逼视。
呜呼!非常之人成就“志书之最善者”《邳州志》,我邳后来者当思之。
作者:
话说得好
时间:
2021-1-6 18:42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