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撂蛋鸡|邳州方言里的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自知则知之
时间:
2021-7-12 20:10
标题:
撂蛋鸡|邳州方言里的记忆
撂蛋鸡
文/枫声
记忆里,“撂蛋鸡”是几十年前大奶二婶三大娘常常咒骂并追着打的母鸡。
这种母鸡不同于“抱窝鸡”。
“抱窝鸡”是母性大发、把蛋下在一个固定地方、蹲在窝里不出来、要把鸡蛋孵成小鸡崽、张张扬扬做真正的鸡妈妈。
“撂蛋鸡”不同于其他母鸡的是——它吃住在家,但常常不把蛋下在家里的某个地方,比如鸡窝、窗台、鏊窝、草垛边或磨槽子下面,而是东邻西舍或南北院的别人家去。尤其在那些靠着几个鸡蛋来换油换盐换个针头线脑的岁月里,把蛋下到别人家的鸡窝里,着实不是一件小事。
记得那个年代有两首对比鲜明的打油诗:队里死了牛,人人都不愁;家家吃牛肉,揩油!家里死了鸡,人人都着急;一天一个蛋,可惜!
下蛋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撂蛋鸡”之可恼可恨就可以理解了,大奶二婶三大娘咒骂并追打之,实非不可理喻。
“撂蛋鸡”,本来说的是鸡,但善于联想和类比的老百姓们很快就把它用在了人的身上,而且是特指——特指那些窦家生一个孩子、李家生一个孩子、王家生一个孩子......,而且在孩子们还很小很小的时候,就“义无反顾”地去朱家或谢家去追求自己新的幸福的女人。
几十年前,这种女性就有,但不是很多;她们,三个庄五个村或许会有一个。偶尔被大婶二奶三太们看见了,纷纷的议论会持续很长时间。安分守己过日子的女人们觉得:生个孩子没满月就跑了,这样的女人,心真狠!
她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那个女人啊,就是个撂蛋鸡!
贫穷年代,特殊时期,正常的节育避孕措施都没有,生了孩子不久就另投他家的女人们,也许真的有很大“情非得已”的成分。但生了一个扔了,情有可原;若是接二连三,确是无怪乎别人称之曰“撂蛋鸡”。
婚姻自由、个性张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避孕寻常事,离婚寻常事,类比出来的“撂蛋鸡”,应该很少很少了吧?
经济发展,住房改善,散养鸡的极少了,作为邳州方言俗语的“撂蛋鸡”逐渐被人忘记。想起它,想起的是一段岁月;说起它,说起的是几代人难以忘怀的过去。
作者:
ttsf
时间:
2021-7-12 20:11
转发了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