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假如极端暴雨降临邳州,我们该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美邳州
时间:
2021-7-22 10:46
标题:
假如极端暴雨降临邳州,我们该怎么办……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郑中凡朋友圈截图
21日凌晨2:39分,邳州蓝天救援队队长郑中凡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动态,透露了他们救援队一车9人紧急驰援郑州的消息。这条动态附了三张他们出征时的现场照片,队员们几乎“全副武装”,昂扬中带着几许急切与凝重。
其实,在他们一行出发前的几个小时,邳州很多人已经通过网络看到了河南多个地方包括郑州发生的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画面:湍急的水流,在市区横冲直撞;一辆辆轿车,被冲得七零八落;行人在洪水漩涡中挣扎;地铁里的乘客,在齐腰的水里呼救……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20日,在郑州,行人涉水通过积水路段。
从7月18日起,郑州等多地出现罕见持续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到20日,则遭遇极端强降雨,日降雨量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据称“千年一遇”。7月20日18时许,积水冲进部分地铁线路,造成500余人被困,后经救援,仍有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而根据天气预报,降雨还要持续到22日。针对郑州等地的险情,江苏、安徽、山东等7个省分别调派人力物力,紧急驰援河南、驰援郑州。邳州蓝天救援队的迅速出动,也承载着所有邳州人的关切与希冀,希望郑州挺住,希望河南无恙,希望那里的人们早日战胜灾情。
就邳州而言,近来也遭遇了各类恶劣天气的影响,除了连日暴雨之外,还有大风、冰雹、高温等轮番上阵。按专家说法,今年的极端天气不仅特别多,而且危害性也很大。它也给城市管理、应急制度和城乡的基础设施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目前为止,邳州尚未遭遇诸如郑州这般极其罕见的暴雨灾害。总体而言,多年来邳州还算“风调雨顺”,非常严重的极端天气灾害并不算常见。
但不算常见,不代表一定就不会发生。大家都知道,不单单是在国内,全球多个国家近年来频频遭受极端天气侵袭,天气越来越反常,这是人类共识。就如当下,谁又能想到千百年不遇的极端暴雨灾害会突然降临郑州?不可否认,如此强度的暴雨,的确很难有哪一个城市可以具备万无一失的万全之策。但在如何预警及应急应对上,还是有可探讨的空间的。站在局外看这两天的郑州,固然与降雨量集中、灾情严重有关,但如果抱持“下这么大的雨,任何城市、任何措施、任何防范都毫无用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只能是渺小而无力的”这一论断,显然是一种自甘“躺平”的消极理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说,在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上,邳州一直做“朝最坏处准备、往最好的结果去争取”这样的打算,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防涝防旱防灾上,邳州向来不吝各种精力与财力投入。前不久的一次城建观摩活动上,人们便了解到与此有关的一大批工程已经建成或正在兴建。围绕不可预知的极端天气,邳州也做了大量规划、决策和应对之道,正应了“未雨绸缪”一说。
可以说,天气每一次有什么“风吹草动”,有什么异样征兆,邳州在预报预警上,似乎都有点“小题大做”的架势。事实也表明,这样的“小题大做”是非常必要的——在启动应急响应后,学校停课、单位停班、公共交通停运都是选项之一;科学预见、全面预警及对风险的精准把控等等,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灾情,减少损失。一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1日对防汛救灾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
此外,从普通市民的角度而言,主动学习和掌握一些防灾避险的知识、技能,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极端天气来临时,我们能否减少甚至避免外出?能否避免进入地下部分或低洼区域?能否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能否避免站在树下、树旁,或远离广告牌、电线杆?暴雨天气能否避免使用交通设施?能否防患于未然,尽快寻找高楼层住所与避险地?能否在平时就能注重提高水性、学习游泳技能?等等。在紧要时刻,这些知识和技能极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次郑州暴雨,便有一些人因为缺乏自救意识、避险知识和求生技能而遭遇险情甚至不测,令人唏嘘。
郑州这场暴雨,对我们邳州而言,也是一次非常重要的警醒。截至发稿前,邳州的主政者正在调研全市防汛工作。这也在提请全市所有党员干部,在城市建设与应急管理中,理应秉持“更好”甚至“最好”的理念,如此,方能在大灾面前,避免大难。
延伸阅读>>
暴雨危及生命!
也请邳州人保存好这份自救指南……
个人户外和城乡公共区域的自救
当视线可及区域出现较强流水,应立即判断是否已经形成洪涝灾害。在判断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下,立即进行避险:
寻找稳固的高地
1、 地势较高的广场、坚固的多层高层公共建筑的2楼以上区域(高于水面)。
2、避免在桥梁,尤其是河道上的桥梁上避险,因为河道形成洪涝可能会冲垮桥梁。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避免进入危险区域
1、避免登上河堤等防汛设施,超强洪水有可能冲垮堤防或者漫过堤防。
2、避免进入建筑物的地下部分,以免水漫入地下。
3、避免进入地铁等设施。
4、不要进入地下涵洞、过街隧道等。
5、不要进入地下人防工程。
6、不要进入地下商街。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7、避免靠近老旧建筑物。
8、远离山坡,雨太大可能会造成次生灾害,如泥石流等。
9、不要站在树下和树旁,不要靠近广告牌。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10、不要站在下坡道上,以及汽车后面,水冲下来,连车带水撞到,会很危险。
11、不要穿拖鞋凉鞋,更不要光脚,涉水很容易受伤滑倒。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暴雨天气不要使用交通设施
1、不要开车到处跑,暴雨之下,地面情况完全被掩盖,无法准确判断积水情况,一旦滑入低地,十分危险。
2、尽快离开公共交通设施。暴雨之下,公共交通设施也存在危险,无论是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乃至高铁等都可能中断,在地下停运的地铁、在低洼地带的公交车,都非常危险,离开交通工具,找到安全位置。
3、如果离开交通工具,最好保持集体行动。全车人一起撤离,最好彼此手拉手,确保无人掉队。
4、在暴雨下,积极寻找安全位置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打电话、发朋友圈、自拍、玩手机等,雨水可能会损坏手机、太早消耗掉存电,后果可能很严重。
5、找到高地,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再去使用电话和外界联系。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远离电力设施
1、避险过程中一定要远离电力设施,远离高压线、高压电塔、变电器,远离有供电危险标志的一切物品。
2、远离电线和绳索状的物品。
3、远离电闸、配电箱。
4、在无法确保身体和手干燥的情况下,不要碰触插座、开关等带电设备。
5、避免站到露天的高处,避免雷击。
个人通讯
1、在户外遇险,要确保手机能支持到救援人员抵达、确保自己在得到安全后还有能力和亲友联系,因此节约用电!
2、在离开交通工具的时候,可以给亲友发个消息,无论微信还是朋友圈,标记自己的位置、车辆的位置、自己撤离的计划,然后和大家一起撤离。
3、到达安全位置后,再发一条信息,标记自己当前的位置和身边人员的情况,告知大家自己暂时安全,并为了节省电力会减少和外界联系。
4、如果周围水情已经导致自己无法离开,可以立刻向警方汇报自己所处位置、有多少人、周围水情、紧急通讯方式等,然后停止使用手机,等待救援。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5、如果周围环境支持你给手机充电,或者你手中有富余的充电宝等,可以立即充电,但是减少使用手机。
6、在可能的情况下,确认亲友的安全,并向亲友提供必要的指导,要求亲友节约用电。
7、当获得亲友达到安全位置后,约定每隔2-4小时或者更久通讯一次的低频度联系方案,以降低彼此的通讯消耗。
8、灾情之下,周边电力、信号都有可能中断,也有可能出现全民集中通讯导致信号拥堵,遇到这类情况不要慌乱,设法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告知你的困难,等待政府救助。
9、如果有收音机,可以使用收音机收听政府发布的消息。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社区自救和居家自救
1、在灾难来临时,居委会就是最基层的离你最近的政府。积极和居委会取得联系,和自己的楼长、单元长取得联系,就能快速组建居民自救集体。
2、低楼层的人员应立即做好转移的准备。如果水没有漫进单元,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人员转移的准备,整理需要携带转移的物资。
3、老弱病人等需提前进行转移。如果可能,申请借住到高楼层的邻居家中。如果不便,可以暂时在高楼层过道、楼梯上进行安顿。
4、有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的人,需及时将维生设备搬迁出来,申请接入邻居家的电路上,确保在供电正常的情况下能够维持生存。及时给备用的氧气袋充气,确保在断电后还能够获得紧急的氧气供应。
5、提前备好老人、儿童和病弱人士使用的必要用品。
6、断掉家中的电源,避免家中进水导致设备短路和电线短路,造成电火灾。
7、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线。
(, 下载次数: 2)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8、关闭各级燃气开关,避免燃气泄漏。
9、随身携带手机、充电线、充电宝,确保有通讯能力。
10、如果有无线电爱好者,有对讲机和小型电台,请携带好,并告知社区人员,这些可能成为特别重要的救援通讯设备。
11、家中如果有便携式收音机和电池,也请带上。不仅可以确保自己能够获知外界的信息,也能帮助邻里乃至社区。
12、关闭门窗,尽量避免进水。
13、可以随身携带一些备用的食物,如饼干、方便面等。
14、如果家中有游泳圈、充气艇、充气床等物品,可带在身边。
15、可随身携带水果刀、剪刀、创口贴、外用消毒药物、抗生素,以及家人日常使用的药物等。
16、携带打火机。
17、如果有救助用的绳索之类的,也一并带好。
18、在社区的组织下,可以组织起一个善于使用工具的团队,制作一些加固或者防水设施。
企事业单位自救
1、在暴雨和洪水来临的时候,不必要求全员在岗,而应该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位置,积极应对下一阶段的事态。
2、企事业单位如确保安全,应积极启用自己手中的救援物资。做好救援物资的管理和分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临近地区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支援。
3、企事业单位如有确定安全的场地(如地势较高的广场、可容纳较多人员的房屋等),可积极做好开放接纳避险人员的准备。
4、企事业单位可以组织自身的安保团队,负责自己物业和辖区范围内的秩序管理,并设法和当地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将现场情况及时上报公安部门,获得相关的指导。
5、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企事业单位应该设法打通自己周边的通道,使用自己的通讯设施、信息发布设施和户外设施,对外发布信息,告知自身安全情况、人员情况、可提供场地情况、可提供物资情况。
6、在可能的情况下,设法保证提前储备好水、粮食、食物、卫生用品等。除可以确保本单位驻留人员使用外,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救助需要的人。
公共预警和准备
1、通过各种手段,立即发布灾害信息,包括网络、电视、广播、空袭警报、流动车辆、企事业单位动员、社区动员等。
2、公共预警应对暴雨的时间、强度、可能灾害情况作出预告和说明,在可能情况下,应提供自救指导,
3、发布紧急求救热线,并确保求救热线畅通。
4、防汛救助组织、人员和设施就位,各级指挥系统畅通。
来源:邳州银杏甲天下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