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军旅如歌:45年战友情深沪上行(作者 周建义)
[打印本页]
作者:
罗天光
时间:
2021-8-10 16:59
标题:
军旅如歌:45年战友情深沪上行(作者 周建义)
7月下旬,女儿要出发去上海,恰逢外孙女四岁生日,女儿便计划携我们一起前往,一来带宝宝去迪士尼玩玩,算是给宝宝庆个生日;二来让我们也去大上海开开眼界。
一向对游览繁华都市、名山大川不感兴趣的我,开始并不积极,很想趁他们外出之机,自己在家轻松轻松,顺便自由自在地在北京城转转老乡和朋友,也算给自己放两天假。
早上,在每天例行的微信问候时,顺打听了一下上海战友,看看他们建军节前有没有什么活动。战友明告诉我,我们一个连队77年入伍的沪籍战友准备26~27号在惠南明的家乡聚会庆祝八一。闻此,我的心思蠢蠢欲动,隐忍不住通过爱人向女儿传达了自己的意愿,希望也能和他们一起去沪,顺拜见一下久违的战友。女儿倒没有计较我出尔反尔,当晚即给我补买了一张同列复兴号高铁的往返票。
7月20日,当我们一行慌慌张张赶到北京南站时,该次高铁已开始检票。女儿因报销需要去取纸质车票,让我带着爱人、宝宝和行李先行上车。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客流,凭身份证刷脸进入站台时,车厢和座位号竟一下忘的干净。好在手机家庭微信群有女儿发的信息,我紧紧张张先确定自己所在的是4号车厢,再看爱人他们的票务信息却是16车厢。一头一尾啊,不由我心里又多了几分慌乱。我赶紧把爱人和宝宝带到车的一头,上车后没等他们找到座位,自己便拖着行李箱向另一头奔去。
气喘吁吁上的车来,女儿的电话也打了过来,他问我们怎么还没有上车?我自信带点嗔怪语无伦次地说:“我送他们上车了,你们在16车厢,我4车厢,累的够呛我才刚上车。”听闻,女儿惊问道:“谁说16车厢的?!”我说看微信上的,说完我愰然有点紧张,“莫不是……”?!我急忙再次打开微信,伸长胳膊远远地细看,这才发现他们的返程票是16车厢!我一下子冒了冷汗,忙不迭给女儿打电话,电话没接通女儿已找过来。女儿让我找到座位先坐下,她自己过去接宝宝他们,我的心只放下一半,坐在座位上,心里像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担心着。
列车已经启动,仍不见他们过来,我不由得又着急起来,很怕女儿她们没上的车来,这可全是自己的责任啊!电话打没人接,信息发没人回,真如热锅蚂蚁之感!
车开五七分钟之后,女儿带着宝宝他们终于从后边车厢走廊中出现,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看他们来到跟前,我不无愧意的解释道:“我看到返程车票上了。”爱人没有责怪我,女儿也只是轻轻说了句:“还好,没上错车就不错。”
女儿他们去了二号车厢,我仍然有一种后怕。唉,难道真的老了吗?!这时我耳旁又响起战友聚会时安徽战友孙将军的一句调侃:“趁还走的动,战友们多聚聚,见一面少一面了。”我摇摇头,苦笑了一下。
高铁平稳的开着,直到过了济南,我心才平复下来。车厢内已经有点凉,老人和孩子都套上了长袖衫,我懒得打开行李箱,只穿个短袖衫硬撑着,去了两三趟厕所,又在车门地方站了站,不知觉列车就过了苏州。看车厢前上方显示车外温度30度,车厢内的环境却是舒适的凉,我真怀疑那显示的温度是错误的。
接近上海,侧目窗外,时而是顶着、挂着广告的林立高楼,时而是绿荫翠树掩映的民居洋房。随车而动的云天也与北京大异,北京这时节的云大都是灰灰沉沉的絮状,看着就显得闷热,即使一场大雨亦不见凉爽。而苏沪这地的云却是汉白玉般的润,各种巨大蘑菇状的云团趁着碧碧的蓝天,翻滚着,奔腾着。近的云如洁白婚纱一般向后飘过,远的云像高头骏马一样腾腾地向前翻涌着,似乎时速300多公里的高铁也总难追得上。临近上海,我才幡然醒悟,这云应该是沪上海洋气候始然,只是不知道会否是一直如此吗?
到达上海豫园万丽酒店,所有繁杂入住手续都是女儿一手操办,我们尽享着一切方便。
生性不爱给人添麻烦。到沪后,我并没有和沪上的任何战友进行联系,只是心里盘算着如何给战友们一个惊喜。唯一知道我可能去上海的战友明, 20号和本镇战友旅游去了浙江,我没去惊动他,以免影响他的行程和心情。
考虑战友即将在惠南聚会,战友明总是少不了麻烦,索性再拉几个过来一次性麻烦一下,我又联系了安徽的孙将军和南京的白秘书,以及扬中的纪检宗,我们四个是曾相约赴沪,并以此促成我们连队战友的一次大聚会。此次来上海,很想约他们一起再作沪上行,一来兄弟见见面,二来跟沪上的战友凑个热闹。
一切都在美好的设想和周详的计划中顺利的进行着。我们四个外地战友一致约定提前半天,25号下午,四路齐发赶到惠南战友明处集中,我满心欢喜的期待着。
离约定的日子还有三四天,我的思绪却整日的惴惴不定。身处上海,似乎能听到沪上战友的呼吸,脑海里翻书一样的浏览着战友们一个个熟悉的过去。
夜半醒来,总算熬到了天明。我轻身起床,简单洗漱后溜出酒店,刷辆共享单车,漫无目的的骑着。想起这地儿离外滩很近,也记得地图显示向东不远就是黄浦江,跟着感觉我穿小路过大道骑行了五七十分钟,忧恐忘记来时路,又打开微信定位,这才发现已经南辕北辙跑出西边好远。还好,看地图此去外滩依然光明大路,于是我立马叠桥调转车头。
将醒的都市只有辛勤的环卫工人在不紧不忙的劳作着,偶有几辆拖着红红尾灯的轿车从身旁驶过,唯有威严又亲和的交通信号灯持之以恒的亮着,一丝不苟的交换着。谨小慎微的我看到头上红绿灯也是自觉的遵守着,可一路骑来竟没见有行人和人力车,再看交通地标,竟也没有自行车道,骑到叉路口时才发现明晃晃的竖着自行车限行标识。真是不来上海不知道,很多时候自行车是上不得大道的。条条道路通外滩,大道不走走小道,其实小道也不小,只是限行汽车或单行道而已,而这小道才是劳力者们应该走的路哩。
穿着大裤衩,骑着两轮电瓶车的男女,把买的菜、送的货高高的堆在踏板上,两条粗壮的大腿艰难的叉着;穿着迷彩服工装,头戴安全帽的摩托、轻骑手,三三两两边骑行边大声的说着上海话,时不时按按那嘶哑的喇叭,看他们那匆匆的身影,这是急着赶头班轮渡,去浦东打工的啊。我感叹,这大上海中心市区的人,什么时候开始放下架子去郊区和农村打工的呢,时代真的变啦呵!
总算到了外滩,执勤的民警已经上路,我被告知沿江的路自行车也是限行的。我将单车丢在叉进去的一个院落门口,徒步上了江边外滩广场。
到上海不去外滩是不成的,正如去北京必去天安门一样。外滩对我来说真的不生疏,算起来也来过五七次了。最早是在部队去沪执行退兵任务时,在上海住了个把星期,早晚没事都会去外滩广场上转转。最后一次也是和战友孙将军告别上海时同去外滩留个影。此次故地重游,面对滚滚黄浦江水,心情仍是有些激动。
我和上海的战友很有缘,仅镇江同一连队的沪上战友就有三个年度的。刚入伍时,有一位沪籍老班长是七三年的,多才多艺,是团里的文艺骨干;后面有四位八二年的沪籍小战友,一个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最多的是我同年入伍的七七年度的沪籍战友有十五六个,因为我们是元旦前到新兵连他们是元旦后到新兵连的,据说他们入伍登记表因为批准时间是七七年元月,故兵龄也比我们少了一年,所以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他们是“新兵蛋子”。因为是同年兵,所以也走的比较近,特别是分到一个班一个排的,朝夕相处,感觉特别亲,分别后也十分想念,有几个自退伍后竟四十多年不曾见上一面。行走黄浦江水边,漫步外滩广场上,好希望能奇迹般地碰到他们晨练或遛弯儿,哪怕能遇到一个也好啊!可这怎么可能呢,上海如此大,这样的机率几乎是零。
一只孤单单的水鸟扇动着长长的翼,沿江边锲而不舍地顶风翱翔着,时而展开双翅,风筝一样的在晨风中悬停着,时而收起翅膀向上纵腾或向下俯冲而去;江对面的东方明珠在晨辉照耀下周边闪着金色的光,名符其实如梦幻一般;而似乎是紧挨着的一个啤酒瓶状的高大建筑,不仅让昔日高耸的东方明珠宝塔显得缩了水般的低矮,而且还给黄浦江这岸也投下了宽宽的阴影。我掏出来手机,选定海关钟楼等几个标志性建筑拍了几张照片,也算是来此一游打个卡,之后,便怅怅然返回住地。途中,我顺口诵了一句:均言黄浦江水短,怎比战友情谊长!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所谓明天和意外谁都说不准哪个会先来。20号离京上车时,全国山河还是一片祥和,而在车上就微信传闻南京禄口机场发现疫情,更没想到南京防疫的失守会迅速祸及全国!更加令人意想不到和痛心疾首的是河南郑州的大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竟造成如此惨烈的损失!紧接着又是台风烟花的肆虐!真是多灾多难,祸不单行啊!我为祖国的防疫形势和人民的生活安危焦虑着,愧不能重新披挂象现代军人一样冲去一线!这样的情绪完全冲淡了我即将见到战友们的喜悦,只期待战友相会时能给自己的心灵增加些许慰藉。然而,因了这些天灾人祸,我的这点期待也不得不大打折扣!先是安徽的孙将军和南京的白秘书根据地方防疫要求很不情愿又不无愧意地取消了来沪行程;接着,上海战友按照政府防台风通告,不得不临时紧急取消聚会;最后,近在扬中的纪检宗也因此放弃了来沪。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一场事先想的周密圆满的沪上战友聚会,就这样的泡了汤!
我于心不甘,细心盘算着,尽可能地找些弥补!
我还是不想惊扰战友,但八二年小战友龙哥是要见的。我事先就打算让他带我看看已故的战友明芳,因没能送这个小战友最后一程心里老是放他不下。和龙哥相见于南京路上,没想到我们兄弟俩的着装撞了衫。亲热不必说了,谈话中得知战友明芳葬在郊区,且家庭情况有点复杂,加之龙哥在电视台参加防台风烟花值班,也不方便陪我过去。因此,龙哥安慰我道:“心意到,战友能感知的!”我也只好遗憾作罢。
同年入伍的连部司号员战友明,那是无论如何也要见上一面的。因为在部队时就比较情投意合,我常陪他后山上吹号,他常陪我哨位上执勤,夜幕下一起冲冷水,星期天一块吹牛皮,明在连部宿舍的牛奶粉、麦乳精可没让我少蹭。而且,明还是一个特有战友情怀的热心人,不惜财力精力人力,经常牵头组织战友聚会。我本次来沪也是只和明联系并受其热情相邀的,近在咫尺,我怎忍心轻辞不见呢!
25号,女儿他们乘高铁回京,我便让女儿退了我的返程票,独自冒雨赶在台风到来之前上了开往惠南的轻轨。当我坐上急风暴雨中战友明接我的小车上,碾过一路狂风吹落的树枝绿叶和一二十公分积水,来到瓦片纷落的家居小区时,上海所有轻轨和高铁均已停运。我长舒一口气,感觉今天运气真好!
不能再惊扰更多的战友了,可战友龙哥不经意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还是暴露了我的行程。先是镇江战友二宝相邀返程时定在镇江停留;再有皖南战友小晶极力要求过去一游;还有在杭州的桐庐战友阿彪动员说去杭州路很近,他在杭州等我。特别是四十多年未见的同班战友阿勇相约阿明冒台风之险,专程开车惠南看我,让我万分感动的同时,也着实为他们的安全十足地捏了一把汗!
台风已过,疫情还在爆发,真的不便在外继续停留和游荡了。趁着高铁和轻轨均已恢复营运,27号抢到一张下午去北京的高铁车票,自此,我依依不舍结束了沪上之行,告别战友踏上归程。可我的心还惦记着未能谋面的沪上战友,特别是老殷和大壮,虽然战友群中,微信照片曾有所见,但终归是四十多年没有相拥了!只能待有机会再聚了,相信面包一定会有,兄弟们也一定会再见面的!
作者:
铁富小农民
时间:
2021-8-10 17:00
细腻从笔端缓缓流淌,情感在文中娓娓道来,那份从容,与出行时的慌乱形成强烈反差。老兵好文![赞]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