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舌尖上的邳州:盐猴子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不胜收
时间:
2021-8-12 09:51
标题:
舌尖上的邳州:盐猴子
盐猴子
文/管雪莉
盐猴子,我也会叫它皮猴子。它不会上窜下跳,也不能七十二变,可想起它,我却口齿生香,馋涎欲滴。没错,它是一种让我回味无穷的人间美味,也是母亲勤劳无私的象征。
人高马大的父亲,愣是无法与自行车握手为友。致使每逢赶集,不得不靠他的两条腿一双脚,把来回的路一步一步丈量。那时候的集市,除了重坊就是港上,离家还很远。偶遇同村的骑车也可以捎带他一起,却并不是每次都能碰上。
一般的蔬菜,那时家里的田地都有。赶集的目的,无非是将就家里的孩子们,买条鱼或者割块肉给我们打牙祭。
割肉回来,大多都是和面包饺子。要是买条鱼回来,那是需要好一番收拾的。那时候买鱼好像都不给杀好。只记得,每次的鱼买回来,都是几根稻草,通过鱼鳃穿过鱼嘴,然后打个结,就这样被父亲提回来。到家之后,放在水盆浸泡一会,父亲先刮鳞摘腮,然后再开膛破肚,等收拾好,天色已然不早,当天想吃都来不及。母亲拿来一个盆,经过反复清洗,父亲把鱼剁成几块,然后装进盆里。母亲给装进盆里的鱼撒上适量的盐,端屋里放好。因为馋的不止我们,还有邻居家闻着腥味乱窜的老猫。
经过腌制的鱼,盆里总是会有很多的汤汁渗漏出来。母亲看着这些汤水,会双目泛光,她知道,切点葱花加上面粉,那是孩子们的最爱。盐猴子就是这样,逐步形成的。
其实,鱼无论怎么清洗,经过盐的腌制,流出来的水总是会有点血色和腥气。母亲真是聪明,她肯定早早就想到了,所以切了大把的葱花,丢进鱼汁里。然后加入适量的面粉,开始搅拌。等着搅拌到一定的程度,就开始生火。刚开始火势要猛,把洗好的锅烧热后,就要注意火候了。热锅倒入冷油,再加入搅拌好的面糊,顿时香气扑鼻,滋滋冒烟。接下来的火势必须均匀,不大不小,能够分布在锅底各处就好。母亲一边来回翻炒着,一边还要应付我们几个馋猫。有的要吃脆脆的,有的要吃软糯的,为了应对我们的要求,母亲总是把锅里没成型的盐猴子一分为二,两种都有。经过葱花的调剂,煎好的盐猴子里有鱼的鲜香,面粉的甜糯,真是美味啊!我也总是会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块,跑出家门,跟小伙伴们炫耀,然后再掰下一点一点给她们品尝味道。看着她们羡慕想吃馋馋的样子,别提多高兴了。大多时候,我还会趁着姐姐不备,偷偷地藏起一块,留着下一顿吃。留下的那块,彻底凉透了,吃起来筋道,咬起来像牛皮糖,有拉丝的感觉,所以母亲总是笑称为皮猴子。
有了第一次,母亲知道我们喜欢,所以我们家就有了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吃鱼,不管大小,她都会腌制出汁,好能给我们煎炸美味可口的盐猴子。与熬好的鱼相比,盐猴子绝对比鱼畅销。为什么呢?也许因为,盐猴子是母亲用爱为原料,再加上人间烟火烘培而出的吧。
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们吃过吗?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