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这样的“实力徐州”,令人期待啊
[打印本页]
作者:
chao86708550
时间:
2021-8-17 09:45
标题:
这样的“实力徐州”,令人期待啊
规划“十四五”
领航新征程
徐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
《徐州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编制总体情况
和“实力徐州”相关规划》
此次系列新闻发布会主题分别为
“实力徐州”“创新徐州”
“美丽徐州”“善治徐州”“幸福徐州”
五个主题
共涉及33项重点专项规划
未来
徐州会是什么样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场新闻发布会
▼
徐州“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之“实力徐州”
:到2025年,实体经济支撑有力、产业发展更加充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过1万亿元,工业开票收入过1万亿元。
打造
全国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期间将全力构建
“6+4+N”现代工业新体系
,把徐州打造成为全国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到2025年,
工业总产值达到
10000亿元
;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
33%
;
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50%
;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3000家
;
建设5G基站总数突破
2.3万个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
71
。
加快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业2025年产值达
3000亿元
;
新能源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1000亿元
;
集成电路与ICT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500亿元
;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500亿元
;
新材料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1000亿元
;
节能环保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500亿元
。
创新发展传统优势产业: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1000亿元
;
钢铁冶金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1000亿元
;
绿色化工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800亿元
;
建筑建材产业2025年产值达到
800亿元
。
率先建成
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期间将实施
八大类约150个项目
,总投资四千余亿元,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建成交通运输现代化示范区。
到2025年,
基本建成以徐州为中心、成环成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交通基础设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35年,
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支撑引领徐州经济社会现代化。
夯实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地位,系统完善铁路、公路、航空、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到2025年,
基本形成淮海经济区“
1小时交通圈
”、
徐州市域“
1小时生活圈
”、
徐州大都市区“
1小时通勤圈
”。
实现
总部经济扩容提质增效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时期将持续加力推进目标企业储备、总部企业引培、载体平台建设、环境优化提升,确保总部经济发展“总量再扩大、结构再优化、效益再提升”。
我市将以引培
“6+4”先进制造业
和
“6+3”现代服务业总部企业
为主攻方向,实施重点领域总部企业引培专项行动。
壮大先进制造业总部,到2025年,
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达到
90家
、
传统优势企业总部达到
45家
、
建筑建材总部企业达到
20家
。
提升现代服务业总部,到2025年,
生产性服务业总部达到
40家
、
生活性服务业总部达到
20家
。
争创国家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规划》,我市提出全力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大样板”
,
打造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品质更加优越的国家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样板;
打造实体经济支撑有力、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的国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样板;
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引领资源连片地区协同发展样板。
到2025年,
主城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
全面完成
,
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任务
加快推进
,
5年计划完成治理面积
8.1万亩
,
初步打造形成中国资源型城市
“三大样板”
,
争创国家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
展望到2030年,
基本完成
全部采煤沉陷区和非煤矿山治理任务。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现代能源体系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期间,围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机构向绿色化、高效化、智慧化转型,计划实施
11大类
、
60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
660亿元
左右,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全面完善能源供应体系,到2025年
预计全市煤炭供应能力稳定在
4000万吨
左右,天然气供应能力达到
60亿立方米
,全市各类电力装机
1940万千瓦
左右。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到2025年
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13.3%力争提升至
21.1%
。
大力促进能源高效利用,到2025年
单位GDP能耗保持下降态势,电力消费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
38%以上
。
着力加强能源系统优化,到2025年
燃料电池等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
加快推动能源产业升级
推动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打造
区域现代服务业高地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期间将构建“1主5副”产业布局,全力打造
“6+3”现代服务业体系
,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高地。
到2025年,
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
1000家
、限额以上贸易企业
2000家
、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
15家
、营业收入超十亿元大型服务业企业
20家
;
新增国家级服务业集聚区
5家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15家
,新增营业收入超百亿元集聚区
5家
,全市服务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达
3000亿元
;
新增省级智能工厂(车间)
50家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
10%
;
服务外包执行额达
60亿美元
;
服务业重大产业项目计划完成投资约
3000亿元
;
力争培育省级两业融合标杆企业
8家
;
力争新增
1-2家
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打造
全国重要的综合物流枢纽城市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期间将着力构建“
一个总目标、两大载体平台、三个特色物流基地、四大物流服务体系
”,
到2025年,
建成“一带一路”重要的
物流节点城市
、
全国重要的
综合物流枢纽城市
、
“融合淮海、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
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
,
物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
6%
以上,
社会物流总额增幅
6.5%
。
实施8大重点工程:
物流枢纽经济工程,基本建成陆港、内河港、空港、高铁等
4大
枢纽经济基地。
园区集聚升级工程,基本建成干支衔接紧、覆盖范围广、运作效率高的
“8+8”
物流园区。
制造业物流业融合工程,培育
20家
物流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载体和标杆企业。
多式联运推进工程,到2025年基本建成徐州亿吨大港,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能力
超亿吨
,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
10%
。
智慧物流创新工程,建成
10家
左右设施先进、智慧化程度高的示范物流园区,培育
10家
技术先进、行业影响力大的智慧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提升工程,力争建成
1家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内外循环畅通工程,到2025年支撑徐州“双循环”的物流通道网络基本建成,“徐州号”中欧班列开行突破
1000列
。
物流主体培育工程,到2025年4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
40家
。
打造
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战新产业集群
根据《徐州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构建
“6+N”战新产业体系
,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制造基地和若干具有全国影响力、竞争力的战新产业集群,成为我省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将重点发展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绿色环保六大产业,谋划布局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细胞治疗药物、深地空天、激光产业等一批未来产业。
计划到2025年,
全市战新产业总产值达到
6000亿元
、年均增速保持
17%
以上,
打造超三千亿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1个
,
建设千亿级新材料优势产业集群
1个
,
培育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绿色环保等五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4个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
1000家
,
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数
10家
。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