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离别是在痛中成长 [打印本页]

作者: 美不胜收    时间: 2021-8-23 11:29
标题: 离别是在痛中成长
离别是在痛中成长

周银



在寄宿学校学习生活的儿子打来电话,性格开朗的儿子每次打电话都以开玩笑或是恶搞的方式开启通话,而这次却声音低沉,明显感受到电话那端的郁闷,渐渐地那边的沉默变成了抽泣。儿子很少哭,特别是青春期的男孩子,更是不愿意将脆弱的一面展现在妈妈这里,儿子一定遭遇了让他触动很深的事情。







原来是同学之间的离别:他的同桌一直是和他一起努力的男孩子,两人同一宿舍又是上下铺位,在校时形影不离。现在这个孩子的身体素质让他承受不了寄宿学校的学习压力,只好转去他家附近的公立学校了。


我在这边安慰着儿子:你们还小,以后还会再见面,可是年近不惑的我知道,很多离别真的很难再相见,经历了太多一别即是永别的残酷和无奈,我们已经不敢对经不起命运考验的重聚寄予希望,因为承受不起失望的折磨。







想起李叔同的歌词: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可是离开的那个人或许已经忘记回去的路,也有可能是命运阻断了回去的路,于是生命中挂念的人消失在天涯。


生活让我们明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与生活的另一条定律不谋而合:人生不如意八九,如意一二。


你还记得生命长河中那些离别吗?伴随着刻骨铭心的心痛和无可奈何的心酸。


在离别中期望



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是在六岁那年。因为家里的孩子多,我被送去外婆家养了一年,送走的时候没有预兆,没有商量,也没有安慰,当我一个人环视陌生的环境和面孔,心里充满了抗拒和惶恐,与家的离别便是寄人篱下的开始。


虽然在家时常被家人忽略,毕竟爸妈是想生个男孩才赌博式地生下我,如果那时有B超产出性别的技术,我肯定没有来到世上的机会,尽管被忽略,可是和父母血缘的关联让我还是有安全感的。而在外婆家里这种安全感无情地抛弃了我。每个人都没有心思也没有必要在乎我,而外婆给予关心和爱护也要避开其他人,那个年代物质的紧缺容不得对外人的一点慷慨。


我学会观察舅舅舅妈的脸色,尽管我只要在那里能吃饱饭就行,可是我连满足自己这点需求的勇气和胆量都没有,只要他们的脸色异常,我就会觉得是我的罪过,其实大多数时候和我无关,直到现在我对于身边的人还是小心翼翼,常常在与人相处中带着负疚感和敏感,我想自己的讨好性人格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吧。







我连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勇气都没有,因为在他们眼里我只是来走亲戚的,这里不是我的村子,不是我的地盘,而且父母又不在身边,即使被欺负也没有人护着,于是承受了几次肆无忌惮的欺负之后我便退出他们的世界。


外婆家村子旁边是一片大场,清楚地记得那里有很多柴垛,于是除了回家吃饭睡觉,我的时间都在每个柴垛边度过,好在柴垛数量够多,让我每天的蹲守还算有点新鲜感,其实选择以柴垛为伴也是因为和回家有关,那时我不知道和我已经离别的家在哪里,可是我记得爸妈送我来的时候路过这片场地,与这相反的方向一定通往日思夜想的家。


终于。爸爸骑着自行车的身影出现在我期盼的视线里,我可以回家了,正是好奇惊喜的年纪却没有久别重逢的欣喜若狂,因为过程太煎熬,已经足以淹没喜悦。也没有和父母提及当时的孤独、委屈,因为生活的难让父母无暇顾及我的那些感受。直到现在我也从不向父母倾倒生活的苦水,因为这些年已经习惯了。


人生的第一次有记忆的离别形成我敏感讨好的人格,也馈赠给我隐忍坚强的品质,谈不上好或不好,有益和无益,因为这些都是成长,哪怕我们绕个弯都躲不过去。


在离别中淡忘



对于每个结束学业踏入社会的人来说,毕业都是一场盛大的离别,因为在这场离别里,告别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同窗,还有“恰同学少年,意气风发”的任性岁月,觉得自己永远可以或是终将可以鲜衣怒马,校园恋人也会陪着自己看尽烈焰繁花。









素素是迄今为止一直有联系的同学,那也是因为我们有幸在一个单位上班,距离成为决定能否见面的唯一因素,因为从走出校园的那一刻,我们就在生存的路上步履匆匆。


周末和素素出去散步,聊起她曾经的校园恋人志远,如果不是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志远的夫人发的丈夫去世的视频我也不会突然想起曾经的这个同学,这个消息让我惊讶而悲伤,如果不是有图有真相,我真的以为只是重名而已。我和素素说起志远去世的消息,没想到她比我还要平静,她的反应出乎我的预料,要知道他们俩的校园恋情是出了名的郎才女貌的佳话。


志远曾经为了给素素庆生,曾经创下整栋男生宿舍楼点亮蜡烛齐声为素素唱生日歌的浪漫记录,那次志远借了很多同学的钱来雇佣整栋楼男生助演,因此志远还遭受教导处批评,可他们对此不管不顾,只因为爱得太热烈。按照当时的情形判断,这两人一辈子都无法分开,那时素素也发誓此生与志远只有一种结果: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和其他的校园恋情一样,素素和志远的爱情也没有逃过毕业的魔咒,他俩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双方父母都不同意自家孩子去对方的城市,很快他们都在自己的城市里找到了适合结婚的对象,成家立业,柴米油盐,三餐四季,儿女绕膝,曾经校园里的才子佳人都落入人间烟火。


素素一脸平静地说:年轻时以为离开了自己认为至关重要的人没法活,后来发现这世上没有人会重要到能决定你是否能活下去,如果真的有,那也应该是自己。


她匆匆离开,因为要给即将中考的儿子送饭,所以她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为曾经的恋人伤感,生活就是这样现实:当下的一地鸡毛也敌得过往日的浪漫缠绵。其实我并不觉得素素不念旧情,毕竟我们都已是不惑之年,不知不觉已经做到“过往不恋,当下不负,未来不期”的通透。


不久前的同学聚会上,许多同学都没有来,我们都知道,现在聚在一起的觥筹交错,把酒叙旧之后还是要离别,多数都注定此生都不会再见面了。







聚会最后我们又重温少年时的天真,许下生活的心愿,我思考良久默默在许愿墙上写下:但愿经历世事无常、人间险恶之后,你尚能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心有繁花似锦。


成长让我们不得不告别天真,熟谙社会潜在形成的生存法则,离别就成了随时可能发生的日程:说过相守一生的中途离开了,说过一起看夕阳的却只是一起看了日出,说过一起去一个城市创造美好未来,却在车站没有看到那个赴约的身影......


在离别中缅怀



小的时候以为父母可以永远护着我们,风雨来临,头上会有父母遮护的伞。随着身体长大的还有我们的思想,我们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拓展生命的内涵和外延,于是我们和那把渐渐老旧的伞说再见。


作家龙应台说过: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年轻的时候,我们是那么渴望离开父母,为了所谓的自由,为了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有决定权,可是无论走出多远都会发现,我们就是一只风筝,无论飞到哪里,父母都没有放开手中的线。







世上最大的谎言就是来日方长,我们总是以为还有很多时间陪伴父母,孝敬父母,可是生命的脆弱也不会对父母例外,有一天父母与我们一别成永别,我们才发现即使他们年老体弱,也是家的强大磁场,也是堵在我们与死亡之间的一堵墙。这堵墙一旦倒塌,我们就要直面死亡。平日里伪装的强大在这一刻没有支撑的力量,我们常常一面安慰自己: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顺应生命规律。然而在一人的时刻突然泪流满面,委屈又惶恐地念叨:我没有爸爸(妈妈)疼了,我没有爸爸(妈妈)爱了......







如果说相遇是一次猝不及防的惊喜,那离别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悲伤,绕不开躲不掉,总有一些人会慢慢地淡出你的生活,伤感和不舍只能是一时的情绪,我们还是要往前走,在离别中捂着伤口成长。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