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人情往来也是债
[打印本页]
作者:
自知则知之
时间:
2021-10-13 19:51
标题:
人情往来也是债
人情往来也是债
文/枫声
国庆小长假渐近尾声,相信不少中老年朋友从1号到5号这几天都忙得脚步匆匆——喜酒、殡事、喜面、看病人等等,似乎哪一天都没个消停。
常说“朋友多了路好走”,其实,来往多了也是个愁。
1号那天,一位熟悉多年的朋友从早上跑到下午两点、连跑了八家,封喜礼、上吊金,忙得是马不停蹄。中午12点,在一家喜事的账桌前相遇的时候,我说:一会坐一桌喝点!他尴尬地笑笑:不行,刚跑到第六家,还有两家呢!这位朋友我是知道的,年轻的时候颇有宋公明之风——急公好义好朋友,光仁兄弟就拜了十八九把,社会上的各种朋友更是不计其数。多年前儿子结婚的时候,场面甚是宏大,高朋满座,蔚为壮观,酒席办了几十桌,喜礼收了几十万;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言,真可谓人生热闹不过如此、兴头达峰巅。
然“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随后的各种密不透风、接踵而来的“还”,相信对为人处世还颇为“讲究”的他来说,也是“苦”不堪言。
邳北一带的人情往来是颇为密实的。儿女成家,要办;父母和祖父母老去,要办;升学宴,参军宴,添孙宴,上房宴,开业宴,再加上父母妻女等等的各种意外或重大疾病要去探视等,每个人每年都要在人情往来上花掉不少的钱和大把的时间。正常的人情往来是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但,凡事有度,过于频繁的人情往来,常常就成了生活的负担。
国人是崇尚“礼尚往来”的,你不来,我不往,你来我往,其乐融融。
但生活现实并非都是如此。
男人们喜欢拜仁兄弟,以此来壮声威、撑场面,一个头磕下去,《三国演义》里“刘关张”桃园结义的音乐响起,那酒喝得是豪情满怀、温情四溢。但几年的往来下去,有些人就开始犯嘀咕了——我父母全无,他们有的祖父母还在;我就一个孩子,他们有的居然生了六个;这样下去,我这礼金上也亏得太多了!慢慢地,矛盾滋生,喝下的鸡血淡去,曾经信誓旦旦的一伙所谓异姓兄弟开始分崩离析。那些拜干姊妹的女人们很多结局也是如此。进了这个套,你就别计较,人情长,钱财短,一口唾沫一个坑,斩钉截铁才是好女好男!
当然,也有人不知是心里没数还是故意如此,他的事特别多,常常让亲友们有吃苍蝇的感觉。比如,有的人一个女儿嫁了一次又两次,每一次他都乐呵呵地下请帖,让人很为难——去吧,心里膈应;不去,又觉得见面不好说话。比如,有的人喜欢创业,今天这个店开业,明天那个厂开业,每每还都喜欢摆几桌,关键是,每次还都在显眼的位置摆好了账桌。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开始觉得那些努力精简人情往来的人是明智的——钱财是小事,关键是太牵涉精力。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必要的人情往来是社会人的必需,不应该躲,也躲不过去,倾之以情,秉乎以礼,是人之为人的表现,也是人生的种种仪式或乐趣。倘连家里母猪下崽也要摆几桌,则成了赤裸裸的敛财之举;若群起而效仿之,则败坏了人情往来的本初意义和社会风气。
一同事妹妹出嫁,邀请了一些初高中的同学,结果去的人极少。作为他来说,父亲早逝,自己作为长兄,“长兄如父”,自己来操办妹妹的婚事,邀请同学来架架势,好像也没有什么错。他的同学们可能这样想:你妹妹出嫁怎么能邀请我们呢,若是你自己的孩子我们肯定去!不来参加喜宴、随份子,好像也没有什么错。旁观的则有人这样说:妹妹喜事,非富非贵,就不应该请同学这种关系;若是个科局长或地方主管,你不请,他们中的很多也早互相联络着来了!人情世态如此,没参透!
红尘熙熙多无赖,人情往来也是债!
作者:
美景321
时间:
2021-10-13 19:52
转发了
作者:
洞洞拐
时间:
2021-10-13 19:53
这是当前人情与礼的真实写照,但愿“礼尚往来″“人之常情"不要变味,而应适可而止。
作者:
雷雨
时间:
2021-10-13 19:55
到处都一样!人情债苦不堪言!
作者:
过往一生
时间:
2021-10-13 19:56
母猪下崽也要摆几桌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