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邳州新河:从种粮、储粮到售粮一条龙精致服务 [打印本页]

作者: 醉梦长歌    时间: 2021-10-29 12:02
标题: 邳州新河:从种粮、储粮到售粮一条龙精致服务
水稻收获之后,邳州市许多农户面临无处晒粮且不好储存的问题,可是在邳州市新河镇,种植户们却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新河镇东鹏家庭农场,新河村种粮大户闫磊正在将一车车金黄色的稻谷从车上卸下来。闫磊家种植了12亩水稻,每到收获季,粮食如何可靠保存是他最头疼的一件事,“粮食放在家里,被老鼠吃,连续阴雨天,还会发潮发霉。”闫磊说,没有加工的原粮,生虫、霉变、被老鼠吃是常事,而农户们又没有专门保管粮食的仓库,又舍不得全部卖掉。不过,自从东鹏家庭农场建了储粮钢板仓,他家的粮食放在那里储存,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闫磊所说的东鹏家庭农场由80后新型职业农民纪瑞鹏所建。2014年,有着扎实农技功底的纪瑞鹏,决定从外地返乡,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做出一番作为。
  同年,在市关工委的支持和指导下,纪瑞鹏创办了邳州市东鹏家庭农场。“刚开始流转土地1060亩,种植水稻和小麦两个品种。”纪瑞鹏表示,因为新河镇位于黄墩湖滞洪区,水质清新,土质肥沃,是苏北地区典型的农业镇,也是极具历史和地方特色的鱼米之乡,特别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刚开始,纪瑞鹏在水稻和小麦品种选择上进行了仔细研究,“最后在水稻品种上,进行择优选种,经过多方考察,最终挑选种植江苏省优良粳稻品种南粳2728和徐稻9号,还有徐麦33、徐麦35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纪瑞鹏说。在他的带动下,新河镇农户种植水稻和小麦优良品种利用率实现了100%,使种植户每亩增收200元。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创业之初,纪瑞鹏不断学习国家粮食政策,依靠现代化技术和科学种田提高粮食单产。为了扶持东鹏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市镇两级关工委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三扶两创”优惠政策,多次来到东鹏家庭农场调研指导,进行交流座谈,了解他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他鼓劲加压,并指导他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从中汲取最前沿的农业技术和信息。
  “粮食收上来了,可是如何安全可靠储存,却成了拦路虎。”纪瑞鹏说。他学习外地经验,拓宽经营渠道,“建设标准化粮食储存库2000平方米,购置了10台新型粮食烘干机、2栋大容量粮食储藏钢板仓,进行稻米的储藏、烘干,从而解决粮食晾晒和储藏难题,减少农民粮食损失。”纪瑞鹏介绍。
  在此基础上,纪瑞鹏又对储存的稻米进行加工,生产出口感独特的大米,并注册“张场湖”牌商标。“张场湖”大米因口感好品质高远销省内外多地,参展省、国家农业展销会,并被选为徐州市委驻邳扶贫工作队扶贫项目基地农产品,参与徐州市扶贫工作。自此,东鹏家庭农场实施转型升级,从种粮、储粮到售粮,实现粮食生产一条龙,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粮食晾晒、储藏难题,还帮助农户解决了销售难题,打通了农户粮食生产“最后一公里”。
  为了助农增收,邳州市关工委、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新方法,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到农场进行观摩学习,并带动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投入到粮食种植中来。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