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走进邳州市邢楼镇飞地产业园,随处可见工人忙碌的身影。飞地创业园技术人员吴金富介绍:“现阶段主要是栽种草莓新苗,同时还要做好苗木修整、施肥和浇水等工作,并对死亡的草莓苗及时更换,为年底草莓丰收打好基础。”
今年以来,为夯实强村富民产业基础,激发乡村振兴活力,邳州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深入实施现代农业提升行动,成立农业招商办和项目建设办公室,强力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重大项目成为乡村振兴的“标配”和有力支撑。
邢楼镇运用工业经济的“飞地理念”,打破各村地域限制,在大堌村集中流转土地1600亩,建设飞地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建设日光温室380座、钢架大棚500座、连栋智能温室14座、果蔬恒温保鲜库2200平方米,栽植彩色观赏苗木400亩。项目于今年1月开工建设,10月份已建成投产,被列为邳州市2021年农业重大项目。各村党支部到这里认领不同规模的钢架大棚,领办村级农业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500座钢架大棚全部种植草莓,主要有甜宝和红颜两个品种。镇里成立农业公司负责投资建设,提供统一规划、统一建棚、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六统一”服务。
“我们和上海的超市有订单合同,不用担心销路。”邢楼镇副镇长韩艳辉介绍说,在草莓种植过程中,该镇推行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使用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农药使用,确保草莓口感好、品相佳,可以卖个好价钱。
为做好政策扶持、跟踪服务、要素保障等工作,邳州市建立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挂钩联系和工作推进机制,每月到这里开展一次现场调研,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每季度组织一次观摩考核,由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现场打分,计入年终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积分。
大堌村党支部书记孙明香算了一笔账:以红颜草莓为例,每棚占地1.2亩,预计棚均产量可达3600公斤,棚均销售额近6万元。经过核算,种苗、肥料、农膜、用工、增温材料等成本支出合计在1.5万元左右,预计棚均收益超4万元。对于村里来说,仅10个草莓棚就能实现集体经营收入40余万元。
飞地模式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加壮大了,邢楼镇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就像这满棚绿油油的草莓苗一样,生机盎然,散发着甜蜜的味道。
通讯员 曹艳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