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到底指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丁8857    时间: 2022-5-28 13:01
标题: 王阳明为什么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到底指什么?

作者舒生,非著名90后废才,一直在跋涉的文字匠,自媒体『读书人的精神家园』主编,苏格拉底的信徒,王阳明思想研究学者,哲学教育终生推广者。





关于阳明先生说的“心外无物”,之前我在《王阳明,天下果真无心外之物?》里面引用了他与友人游南镇问花的小故事。但引用过后,我基本就抛开心学大师的言论只谈自己的思想体悟了。


由于好几位网友指出文章《王阳明,天下果真无心外之物?》的肤浅,这篇文章我就专门来谈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希望这次能讲深入点。
先从阳明先生游南镇的故事说起。
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在流行的见解中,故事里看花与未看花的结果,再次强化了阳明先生的观点:心外无物。
只有当人看见了花,用自己的心去指向、观照、“点亮”花时,花才作为一种有颜色的存在呈现出来。这是来自一本哲学词典上的解释,应该说比较贴合王阳明的原意。
与心外无物类似的表达,王阳明还说过不少。比如:
“离却我的灵敏,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夫在物为理,处物为义,在性为善,因所指而异其名,实皆吾之心也。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
这些可以看出,王阳明得出“心外无物”的观点,是经过反复思量出来的。他说的“物”,不是我们现在流行见解中的客观物,而应是指心的一切对象,都是物。用他的话说,就是“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之本体便是知”,“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这两句如何作解呢?我试着举例子说明。
我桌子上有一本书,我们看到它了,根据常识就知道,这本书是一个物体。而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存在,首先是因为我的心存在,要不然,我的心没了,即使书存在,我也无法知道或想象它存在。再举一个抽象点的例子。鬼神是个很神秘的东西吧,但它们对我的心来说,却是一个物。我的心通过看惊悚片、神鬼片、听人讲神话故事、听闻神秘事迹等就可以或清晰或模糊地知道有鬼神这一物的存在。从这个角度说,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是很有道理的。



王阳明与弟子还有一段话也是在强调“心外无物”的观点:
先生曰:“你看这个天地中间,什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什么叫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鬼神万物尚在何处?”
上面这段话,不仅说明了“心外无物”,也说明了心也不能外物而存。这与现象学里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的学说相似。
但是“心”外真的无物吗?王阳明在《传习录?下》有一段话似与此自相矛盾。他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阳明这里虽未直接提良心,但根据他的“致良知”学说,良知即使不等同于心的话,也是属于心的范畴了吧?而阳明却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可见得,心并非是宇宙间的主宰,上头还有一个“造化”,或者说,造化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当然,阳明先生可能说,离却我的心和良知,造化的伟大也是不可能被认识的。谈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心学骨子里其实是很“自我”的,或者说,阳明先生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倘若他是个有神论者,就会发现,有限的人是没法断定神的样态的。因为神比人伟大。人不存在了,神还可以叫外星人存在,外星人不存在了,神还可以叫别的事物存在。而且,神既然无所不能,人心里想什么,他老人家还能不知道?
我说的这位神,在宋明理学的语境中,差不多就可以叫做天理。阳明先生主张“心即理”,对那个时代的思想解放来说应该说是必要而振聋发聩的,但根据苏格拉底的智慧,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似乎有点“狂妄”了,因为真相到底怎样,“只有神才知道”。这一点我赞同苏格拉底。
作者: 博爱谠    时间: 2022-5-28 13:02
哥们,你这个解释纯属概念到概念,没有真正说明白。
作者: 独上西楼1998    时间: 2022-5-28 13:03
心外无物一直很费解,我不看他他就不存在么,敌人来了假装看不见?
作者: 单李佛    时间: 2022-5-28 13:04
纯粹的唯心主义是错的,纯粹的唯物主义也是错的。
作者: hitch0211    时间: 2022-5-28 13:06
不要让外在的一切事物影响自己心的安宁平静,就是心外无物。
作者: 冬逍三友    时间: 2022-5-28 13:07
在我看来,花是花,雾是雾,这不是中国文字文化该玩的逻辑。“花非花,雾非雾”,这才是应有的,“心”指格局。格局以外的事,即便看见了,视而不见,反之格局内的事,再小也都能翻起千层浪。
作者: 虎骨汤    时间: 2022-5-28 13:08
心外无物是讲对自己不上心得事情,对自己影响不大。
作者: 橘粥c    时间: 2022-5-28 13:09
“我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存在,首先是因为我心存在,不然,我的心没了,即使书存在,我也无法知道。这里没首先。书和心必须同时存在才有实际意义,如这二者有先有后,就失去意义了。因为目前还没人讲清现有物质,先有精神。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有赖物质反应产生意识,没有物质,你反应什么呢?你如果说不靠物质,精神能自己产生意识,那只能说有禅意了,玄而又玄,我们无话好说。
作者: 嘎嘎    时间: 2022-5-28 13:11
王阳明的意思可能是,我的心与天地万物一体不可分割,而我心中的那一点灵明也就是良知让我与世间万物有所感应!互相存在,缺一不可。
作者: zyclj    时间: 2022-5-28 13:13
每临大事有静气 不信今时无古贤 不要让外界的事物影响自己平静的心 是不是就是心外无物
作者: 半夏妖冶    时间: 2022-5-28 13:14
心外无物。你心间没有的,你在世间也看不到。你能发现美,首先你心中有美。
作者: 源庚进行曲    时间: 2022-5-28 13:15
心外无物是指,做事用没有被欲望操纵的心,能够联系多方面的解决问题,因为王阳明就是这么做的。
作者: 5mscheng    时间: 2022-5-28 13:16
心跑到身外,与万物同,何谈无物
作者: jjiangxh2012    时间: 2022-5-28 13:18
不赞同这个心外无物。举例,A喝醉了在床上睡的很死。这时候B进来用刀划伤了A的手。A这时候还在沉睡。难道仅仅是A沉睡了,A的手被划伤就没有真实发生吗?
作者: 半夏妖冶    时间: 2022-5-28 13:18
能不能更直白一点,还是模棱两可
作者: zhengtse    时间: 2022-5-28 13:20
很好的一篇文章。没有人的存在和认知,没有人的创造性活动和思想,外在的一切都无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宇宙世界是为人的欣赏而出现,人类为了认识、体认、欣赏外面的世界而诞生。这个世界就是因为人类与宇宙的共生而具有了意义,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没有人类的认知,一切都不存在。心外无物。
作者: gjiek    时间: 2022-5-28 13:21
因为我的存在,宇宙才有了意义。
作者: 拧鏖荡    时间: 2022-5-28 13:22
结合吸引力和反射性就会好理解了。
作者: 溃不成军betray    时间: 2022-5-28 13:24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
作者: 倩忆离    时间: 2022-5-28 13:25
说到“神”,我想起孟子的一段话:“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在这里似乎肯定了人的局限性。但王阳明却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造化的精灵”不就是神吗?换句话说“神”就是良知创造出来的,也就肯定了“良知”是无所不能的。这就是王阳明在孟子思想上的超越。说到“自我”,我们不就是从自我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吗?一言以蔽知,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