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疫情当下,好好吃饭有多重要?这8条饮食准则要牢记
[打印本页]
作者:
sports
时间:
2022-6-2 19:18
标题:
疫情当下,好好吃饭有多重要?这8条饮食准则要牢记
疫情发展到现在,一部分人可能已经回归工作岗位,而更多的人应该还是宅在家中。居家不外出,很多人就没有心思好好吃饭。但事实上,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重视吃这件事。
疫情当下,好好吃饭到底有多重要?
针对这一点,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
做出了解答:
疫情当下,一定要好好吃饭。为什么?民以食为天,吃是为了营养,为了获得人体健康必须的营养素,也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保证营养能够使人体的免疫细胞处于最佳的战斗状态。
如蛋白质,是细胞更新和修复等方面所必需的,免疫细胞和抗体也是由蛋白质构成的,维生素、矿物质对免疫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
反之,
如果营养跟不上,不仅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后也不易恢复。营养素对健康而言是预防、治疗和康复疾病的重要手段,对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吃饭,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素。
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到好好吃饭呢?
简单地说就是遵照膳食平衡的原则。膳食平衡目标即是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体营养和生理功能的需要。
1
疫情当下,如何才能吃得“安全”?
根据国家卫建委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治膳食指导》指出,良好的营养一定是以食品安全为保证。新冠病毒接触也可传染,特殊时期更要注意食品卫生,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可能。
●要严格做好生熟分开
,处理生、熟食物之间和之后必须洗手;
●坚决不吃野味,不接触活禽畜;
●食物要完全煮熟煮透
,特别是肉、禽、蛋和水产品类等微生物污染风险较高的食物。另外,酱卤肉等即食食品尽量一顿吃完,吃不完的必须热透再吃;
●避免食用平时很少食用的食品或没食用过的食品
,避免过敏;少做凉拌菜,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家庭也可实施分餐制,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
2
我们应该如何安排一日三餐?
三餐时间规律,间隔4~6小时
吃饭要有规律,对于时间的把握就很重要。两餐之间最佳间隔时间是4~6个小时,这恰好是混合食物在胃里面停留的时间。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
一定要保证能量供应,
主食除了精米白面,也可以选择一些粗粮
,可以把粗粮融入到三餐中,合理搭配。
多吃深色蔬菜,新鲜蔬果不要忘
我们每个人每天摄入蔬菜应该保证在300~500 g,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
相对于浅色蔬菜,深色蔬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植物化学物质等含量都要更加丰富。
我们常见的深色蔬菜包括
深绿色蔬菜
(如菠菜、西兰花、茼蒿、青椒等)、
红色蔬菜
(如西红柿、胡萝卜、红辣椒等)、
橙色蔬菜
(如南瓜等)、
紫色蔬菜
(如紫甘蓝、红苋菜等)。
适量鱼肉蛋奶要保证
确保优质蛋白质类食物的摄入也很重要,畜禽鱼蛋奶类食物也要有所选择。
少油盐糖,不抽烟喝酒
平时吃饭不要过于“重口味”,少放油盐糖等调料。长期的高油盐膳食不仅会增加患
肥胖、三高
等风险,进而使人更容易患中风、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剩菜:宁剩荤不剩素
在家吃饭,难免会遇上剩菜的问题,剩菜怎么吃也是有讲究的。
剩菜的原则应该是宁剩荤菜,不剩素菜。
蔬菜是不建议剩24小时以上,当天吃完,凉拌菜就更要小心;而荤菜如果当天吃不完可以放冰箱,
在吃之前要彻底加热,
可以保存 1~2 天。
吃饭要吃七分饱,不要吃太快
吃饭要吃七分饱,这样更有利于自身健康。但是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呢?
一般来说这种感觉就是“七分饱”:觉得胃里还没有装满,但可吃可不吃。
当然,依靠感觉判断的前提是:不要吃太快!
吃动平衡,保证至少30分钟活动时间
虽说是宅在家,但也不能总躺着,运动还是不能忘!如果在家中不方便运动,也可以选择每天做点家务,同样也能运动哦~
每天保证30分钟的运动时间,不但能助消化吸收、调节机体代谢、免疫功能,甚至有助于促进心理健康。
另外,本次疫情的危重症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死亡率较高,对于老人的饮食也要重视。
3
特殊时期,老年人应该如何安排饮食?
老年人免疫功能减弱,慢病、共病等基础性疾病的患病率高,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
增加营养,食养食补是保证老年人健康、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促进康复的基础。
●首先仍然是要平衡膳食
,荤素搭配、粗细搭配,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
●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
●增加全谷物(燕麦、小米等)、薯类、菌菇、酸奶等食物;
●主动少量多次喝水;
●食物细软
,易于咀嚼和消化;
●
高龄和体弱消瘦的老年人,要在三餐基础上增加2~3次加餐
,可选用牛奶、鸡蛋、面包、糕点、水果等;
●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在医生和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合理补充营养
,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粉、肠内营养制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要注意!吃这些防治新冠肺炎,不靠谱!
吃大蒜不易感染新冠肺炎?
真相:大蒜是一种健康食物,但没有证据表明能抗新冠病毒。
前两天,在个别微信群中出现“大蒜能散发出天然大蒜素杀菌,截断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喜欢吃大蒜,不会轻易感染。这一现象已经普遍被医学界重视。别怕有味,一定要多吃”的消息。
对此,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中写道:“大蒜是一种健康食品,可能有一些抗菌特性。然而,从目前的疫情来看,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大蒜可以保护人们免受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维生素C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真相:可以适当补充,但维C还处于研究阶段,效果和安全性均不明,不用去抢购!
2月13日,健康时报报道说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教授处获悉,其所在团队正在进行大剂量维生素C(VC)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试验。彭志勇教授指出,维C的剂量与治疗效果有很大关系。大剂量VC不仅可提高抗病毒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预防和治疗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囤点维C呢?其实不必,本质上,它和双黄连、瑞德西韦等药一样,目前没有可靠证据证实它们的疗效,因为它们都才开始临床试验。平时适当补充维C是可以的,
事实上我们每天多吃点蔬菜水果,同样也能满足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了。
喝高度白酒可以杀死病毒?
真相:喝进身体的酒,只会被代谢吸收,增加肝脏的负荷,而不会作用于病毒。
再次提醒大家,能够有效灭杀病毒的是75%的医用酒精!而所谓的高度白酒酒精浓度也只在50~60%之间,没有杀菌作用。再者,冠状病毒是通过呼吸道进入的,而喝酒是通过消化道进入,酒喝进肚子里,经过胃肠很快就被吸收进血液,然后经肝脏代谢排出,连跟病毒接触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也就不可能杀死病毒。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