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民国奇谈丨衡老汉取名巧断入赘案
[打印本页]
作者:
晚景入寒窗
时间:
2022-6-9 08:27
标题:
民国奇谈丨衡老汉取名巧断入赘案
衡老汉取名巧断入赘案
文/衡敦壮
(, 下载次数: 5)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话说在民国时期,衡瓦房村的衡老汉,因其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且性情慷慨、为人仗义,受人尊敬,被称为“衡先生”。那年,他去邳州城里送嫁“出大客”,在酒席宴间,看不惯一些人趋炎附势的嘴脸和县府大秘骄傲的样子,便一时兴起,用诙谐的语言戏说“四大名著”,其不凡的学识折服了县府大秘,那秘书便当场拜衡老汉为师。后来,县府的蔡秘书长听闻此事心中不服,便在县城“风雅楼”设宴,让秘书去衡瓦房村请来衡老汉赴宴,欲借势一试真假,比比高低。
没想到在这场“鸿门宴”上,一番敬酒车轮战,不但没有使衡老汉陷于被动难堪,却被他见招拆招,舌战群儒。他借酒醉说“中国简史”,让蔡秘书长真正见识了庄户老汉的不凡。他谈吐文雅,观点独特。谈吐中不但显示了真才实学,而且与身边那些迂腐的文人不同,一些见解总是让人在诙谐中悟到一些道理。可以看出衡老汉既是一个博读经纶的读书人,身上又充满了庄户人的纯朴与幽默。蔡秘书长心中不禁对衡老汉顿起好感,肃然起敬。此后,衡老汉不但是县政府的常客,也成了蔡秘书长的座上宾。后来,就连本县县长有时候也会让秘书去请衡老汉来,一起品茶、下棋,谈古论今。而且因为县长慕于衡老汉的才学,有一些民间纠纷、民事官司不好理断时,也会问计于他,让他给出些好主意。
有一天,县长正在县府的书房中和衡老汉一起研讨《红楼梦》,正在兴头上,忽然,蔡秘书长急匆匆来到书房,告知县长说:“那甄家老汉和贾家老头又来打官司了,扬言这回非要县长大人给断清理明,要不恐出人命啊”。县长听说后一脸无奈:“怎么又是这两个难缠的老东西,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总不能将一个娃儿给劈两半,一家一半吧”?衡老汉听后,便问县长怎么回事?县长忙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告知。
原来,这城西有一家染坊店老板姓贾名叫贾富贵。此人子承父业,家境殷实,生意兴隆,日子也过的红红火火。美中不足的是,虽然年过半百却膝下无子,只有一女。贾小姐芳名贾桂花,年方一十八岁,长的如花似玉,待字闺中。虽有很多媒婆踏破门槛前来提亲,因贾富贵意欲留女招婿入赘,以便传伦后世。而正常人家是不愿意将儿子送出招婿的,所以就一直没有定妥亲事。城南有个叫甄子权的庄户人家生有一子名叫甄文生,那后生比贾小姐大三岁,虽然也到了定亲娶妻的年龄,但因家境贫寒拿不出聘礼,迟迟也没定亲。后经好心人牵线,甄贾两姓结为秦晋之好,经媒人两下约定,甄文生入赘到贾家,不但甄家不需要拿出彩礼,贾家反而拿出聘礼给甄家。这样,就算是贾家闺女娶了甄家的儿子,生儿育女给贾家传宗接代。
但是,甄子权当时又提出了一个条件,因为甄文生也是独生子,两下约定:如果成亲后第一胎生下女儿便姓贾,如果生下男孩要姓甄,这也算是给甄家留条根。只要头生子姓甄随了祖,下面再生娃就可以姓贾了。贾富贵当时也没多想就答应了,然后办了定亲宴,后选择良辰吉日给甄文生和贾桂花办了婚事。成亲后,地肥籽壮,不久贾小姐便有了身孕。待到十月胎满生下了一个白胖小子,甄贾两家俱都皆大欢喜。因贾家生活富裕条件好,贾桂花便留在贾家做月子,而甄家便打算在孩子满月时,将孙子接回甄家抚育,以履当初之约。
贾富贵看到女儿生个白胖小子甚是欢喜,心里压根儿就没打算把外孙子送回给亲家抚养。自己本来就是招的上门女婿,那生的小孩就是自己的孙子不可能是外孙,所以,他连孙子的名字都给取好了,就叫贾世玉。眼见着一个月快到了,他就张罗着给孙子办“满月宴”,通知亲朋好友到时候来喝喜酒。而到了孩子满月那天,甄家却雇了唢呐班,奏着喜乐,带亲友们来要抱孩子回家。贾家这边刚摆上喜宴,甄家接孩子的人马就到了,这个场面想想是有多尴尬。一番言语争执之后,一场争夺孙子的冲突就爆发了。这一场激烈的夺孙战,结果当然是主场胜利,甄子权因家境贫穷,也没有多少人来帮忙架势,不但没有抢到孙子,自己身上反而落下了多处伤痕。越想越气,是可忍孰不可忍!贾家真是欺人太甚。
这甄子权一气之下便到县政府告状,状告贾富贵为富不仁,不但毁约不履,反而仗势欺人!肯求青天大老爷作主,要回嫡孙。县长接案后,感觉这是一对亲家之间的矛盾,也算是家庭纠纷,便进行调解。但是,这看似很简单的案子却很难调处。贾家认定自己招的是上门女婿,为的就是传宗接代,生孩子就必须姓贾。甄家认为自己就一个儿子,当初因拿不出聘礼才让儿子入赘贾家,实在是无奈之举,且当时有言在先,头胎生男孩必须要抱回甄家认祖归宗。因此,县长前后开了两庭都没结果,以为这个事时间长了也就算了,谁知今天这甄贾两家又闹来了,而且甄子权扬言:如果要不回孙子,就踫头而死。看起来要以死相争了。
县长把这事情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便问道:“衡先生,此案可有妙计,如何才能让这两家和好,圆满解决”。衡老汉听后,微微带笑:“此案易解,断有何难?”县长说“那又如何了断呢?”衡老汉说:“这本来就是个亲属间的家庭纠纷,不需要在公庭上解决,县长可否借书房一用?”县长说:“当然可以。”衡老汉说:“那就请把双方当事人,包括那对小夫妻及孩子都带到这里来,在下今天就在这里替你了断此案。”县长听后大喜,连忙吩咐蔡秘书长抓紧安排,把一干人等带到书房,听候处理。
衡老汉深知自己的布衣身份,当然不能在县政府公堂去审案,但是当他听了县长的介绍,已经对案件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他一边手捧着那部熟读的《红楼梦》,心中便对此案的处理胸有成竹。不大功夫,蔡秘书长已经领着一帮人等立于书房中。衡老汉一拱手:“县长大人,咱们开始问案吧。”县长说:“衡先生,今天你全权代理。”“好来,请双方当事人把各自的诉求及理由如实说来,不得有虚假。”接着,甄、贾两个老头便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理由分别陈述了一遍,纷纷肯求衡先生秉公而断。
衡老汉听了两家的陈述,和县长介绍的案情没有差异,便首先对贾富贵说:“我听了你的诉求,非常理解你,虽然你膝下无子,好在有一个闺女,一个闺女半个儿,招了女婿就是一个整儿,人家是娶儿媳,你是娶女婿,况且这个女婿你还是下了聘礼入赘来的,生下孙子当然是你的,这个按常理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如果这个孙子不给你,你是不甘心的。”贾富贵听到这里,忙的作揖施礼:“衡先生,你真是青天大老爷啊!”甄子权一听急了,“哎呀,衡先生,你怎么能这样断案啊?你这不是在偏袒一方吗!”衡老汉微微一笑,说:“你别急呀,老甄!我知道你也不容易的,你一生也就只有这一个儿子,俗话说养儿防老,可你养到二十多岁的儿子又入赘到别人家,你是极不情愿的,就是因为你家里太贫穷拿不出聘礼,也只能这样了,但是你有个条件,就是要生个孙子留你养,再说你们也是有言在先的,想要回孙子也是天经地义的。”甄子权听了连连点头,猛地跪在地上:“衡先生,俺求你把孙子判给我吧,我已经没有了儿子,不能再没有孙子啊!”“谁说你没有儿子,你儿子不就在跟前吗?你儿子的儿子不就是你孙子吗?”“可是我儿子入赘成了别人的儿子,贾家再把孙子霸占不给,我这不就是断了香火了吗”。
衡老汉伸手拉起了甄子权,然后说到:“你们两下都别激动,我问一下你们的子女。贾桂花,你愿意把孩子交给你公公带走吗?”贾桂花连忙说:“孩子是我身上的肉,我不能让孩子离开我!”“那你可以带着孩子回甄家去吗?”“不能,我父母留我在家养老的,我不能扔下父母不管!”衡老汉转向甄文生问道:“你媳妇不愿意去甄家,你愿意在贾家陪妻儿,还是回甄家陪父母?”那甄文生猛地面向甄子权跪倒哭叫:“爹啊,恕孩儿不孝,我不能跟你回去,扔下她娘俩不管啊!”甄子权长叹一声:“唉,我枉养一个儿子,子孙都姓了贾,我还过什么!”说罢,一头向墙角撞去。
这边蔡秘书长眼疾手快,一把拦住。衡老汉说道:“甄子权,你不要寻死,不就是想要孙子吗?这个孩子你们两家都争,又都有理由,来人啊,把这孩子一劈两办,甄贾两家一家一半。”这边,两家人一听都傻了眼,还有这样断案的啊!甄子权连忙说:“衡先生,不可以啊,这可是我孙子,要是劈了还有命吗?”衡老汉说:“他不是你孙子啊,他姓贾,老贾家连名字都给起好了,人家叫贾世玉。”甄子权说:“不管他姓什么叫什么,他还是我孙子啊!我可舍不得让我孙子受罪。”衡老汉说:“那老贾你说劈不劈呢?”贾富贵哭丧着脸:“衡先生啊,他姓贾是我孙子,姓甄是我外孙,我闺女生的,也算是我贾家的血脉啊,劈不得,劈不得!”
衡老汉哈哈大笑:“我说两位,自然这样,这孩子你们都别再争了,姓贾他不同意,姓甄你不同意,劈了一家一半,你们都不同意。那本老汉可要秉公而断了。首先,老贾家养女招婿就是为了传承香火,应该有子也有孙,甄家把儿子入赘贾家也是为传伦后世。甄贾两家结为秦晋之好,实乃天作之合,第一胎生下男丁就是你们两家祖上的荫庇和阴德。所以这孩子应该是你们俩家共同的子孙。孩子生在贾家理应姓贾,因为有言在先,这孩子也理应姓甄。这世上之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何必较真?自然你们都心疼,都认定是自己的孙子,那还管什么他姓贾还是姓甄呢?”
贾富贵说:“衡先生,你说的话真的很有道理”。甄子权也点头说:“愿听衡先生判定”衡老汉冲他说道:“老甄啊,你家中条件差些,儿媳妇也不愿意回去,在贾家生活对你孙子的成长大有好处。老贾啊,闺女孙子在你家生活你要多加疼爱,老甄早晚来看孙子你要热情招待,两个家四个老人疼孙子,这孩子不是更幸福吗?他就是你们甄贾两家共同的后代。老贾家万贯家财以后都是这孩子的,老甄你明白吗,那可是你的后代!什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你可是占了大便宜了。现在我给这孩子起两个名字,保证你们两家都满意”。
衡老汉转过脸来对县长说:“县长大人,刚才咱俩一起探讨《红楼梦》一书,你还记得那副对联吗?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句话突然给了我一些启示,我看可以用在甄家两家的纠纷中,其实人不可以太精明,应该是糊里糊涂的活着,世上万物,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企图把一切都分得清清楚楚,是不可能的。如果非得看清所有的假和所有的真,只有遁入空门。空门又讲一切皆空。真与假,最后都是一场空。又何必太执著呢?所以我给这孩子起两个名字,让两家都能接受都不吃亏,在贾家就叫贾亦甄(假亦真,姓贾其实是姓甄)到了甄家就叫甄亦贾(真亦假,虽然是姓甄也姓贾)这样,他是甄家的骨血也是贾家的后代,所谓贾中有甄,甄中有贾,真真假假不离不分,你们的后代甄贾却是一家人,不是很好吗?”
县长听了,连连称是,便说:“好好好,就这样判了,这孩子在甄家叫甄亦贾,到贾家叫贾亦甄。衡先生给你们判定了讼案,处理了纠份,还给孩子取了这么好的名字,你们还不赶快谢恩!”那甄子权和贾富贵连忙施礼致谢,两亲家和好如初,手拉手走出书房,贾桂花和甄文生抱着孩子也紧跟其后,高高兴兴的离开县府。衡老汉目送甄、贾两家远去的背影哈哈大笑。口中又念念有词:真作假时真亦假,真亦假时假亦真。真真假假难分解,假假真真一家人。这真是:
衡老汉机智巧断入赘案,
巧取名甄贾两家尽欢颜。
正所谓世事别究真和假,
且留得一部红楼万古传。
(, 下载次数: 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邳州图话
乡村 文化 文学 情感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