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我家这40年·原址原味 穿越庆云桥 见证徐州改革巨变 [打印本页]

作者: 直播邳州    时间: 2022-7-27 09:02
标题: 我家这40年·原址原味 穿越庆云桥 见证徐州改革巨变
时光飞逝之中,我们虽然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但许多记忆中的模样也会随时间而慢慢淡忘。当一张张经典的老照片摆在眼前,我想,我们才会回忆起那些过往。通过镜头记录下的对比,能够带给我们的是无数激扬澎湃的瞬间。今天,就让我们用一组新旧照片对比,带您感受改革开放40年,徐州的巨变。       



        也许任谁也猜不出来,黑白照片中那些简陋的民房、泥泞的坑道,裸露的泥土,竟然就是如今秀丽柔美的黄河故道。1983年,王猛站在庆云桥上,用相机拍下了这张照片。       



        1983年12月,黄河故道正在治理期间,王猛就职于黄河治理办公室,为了工作,单位拨款让他拥有了人生中第一台相机。于是他拍下了当年黄河故道的原貌,可以看到徐州造纸厂的两个烟囱,还有保温瓶厂,它们当时都建在市区。       



        也许当时,王猛拍下这些照片仅是作为一种资料保存,但作为摄影爱好者的他,几十年来一直在关注和保存城市建设的一些变化,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1983年、1995年、2011年、2018年,站在庆云桥上,同一个景别,同一个角度,王猛用四张照片记录下了时光的痕迹,这些照片是徐州飞速发展无声的“见证者”。       



        两个造纸厂的烟囱,在1995年的时候仍然没有迁出市区,工厂还在工作,能看见烟囱。但是能看到黄楼和牌坊已经建起来了。       



        2011年,两个厂和周边的棚户区都拆迁了,在棚户区的原址建立起了居民楼。       



        手握相机这些年,王猛不遗余力做了这两件事:一个是记录下徐州一点点消失的老房子、老街道;另一个是跟进呈现出徐州建设过程中的发展新貌。第四张照片,就是如今我们眼中的庆云桥,我们眼中的大美徐州,全都是高楼、蓝天、白云和城市的生态绿化美景。       



        王猛的相机里,留下了破旧不堪的老平房,也留下了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留下了早已消失的老街巷,也留下了焕然一新的户部山;留下了狭窄杂乱的街道,也留下了繁华耀眼的都市圈。王猛也是有遗憾的,他说,如果当时就有数码摄影,留给后人的史料一定还会更丰富。       













        从拿上相机记录的那天起,36年过去了,20岁的王猛也两鬓斑白了,但他留存的四五千幅老照片,都在无声讲述徐州日新月异的发展历程。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王猛和摄影协会将选出100多幅反映徐州新老时代的照片走进社区作为献礼,让后人看到过往,也让前人重拾记忆。

        无线徐州全媒体记者 董师吟 侯楠
作者: singleman007    时间: 2022-7-27 09:04
谢谢您在影像中留下的美好时光记忆[赞]
作者: 宝贝马丁    时间: 2022-7-27 09:06
那不是剪子股那是彭城路窄段好吧。剪子股在彭城路最南头的!
作者: 独上西楼1998    时间: 2022-7-27 09:07
记忆犹新啊,见证了徐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赞赞赞?
作者: 我爱马天宇啊    时间: 2022-7-27 09:09
翻天覆地的变化呀。小时候在坝子街小学上学,最怕的是造纸厂放臭气,弥漫在任何角落。还有夜里给造纸厂送麦秆的车,堆得像山一样高,几乎看不到开车的人,一晃四十多年了,沧海桑田呀。
作者: 夏末尾泪    时间: 2022-7-27 09:10
我小时候就住三马路,可我怎么不知道这是哪呢?
作者: 嗥贬叟    时间: 2022-7-27 09:12
所以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高科技
作者: 卞笑笑    时间: 2022-7-27 09:14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