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邳州故事 | ?张体龙:那年岳父修运河
[打印本页]
作者:
水酒茶
时间:
2022-8-30 09:35
标题:
邳州故事 | ?张体龙:那年岳父修运河
那年岳父修运河
1958年,刚过完春节,村里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选派30名青壮年劳力,去修运河大堤。
岳父那时二十来岁,也被选入民工队伍中。五八年正是国家困难的时候,我问,那时有吃的吗。
岳父答道,临出发前,村里给他们准备了几十斤山芋干,其余便是麦瓤子(邳州土话,即麦草的俗称),用几个独轮车推着。麦瓤既能搭棚,铺在地上也能当床铺,又能烧火做饭,这在工地上很实用。
这支三十人的队伍被分到了运河西岸的滩上境内,这段河堤最难修。
我疑惑地问,没有吃的,更别提工钱的事,你们怎么愿意干呢。
岳父平静地答道,那时刚解放不久,我们对共产党充满了感激,大家的劳动热情高涨,一心想尽快改变家乡的贫困现状,没有人会在乎吃什么、吃的好不好。
到了工地后,这支三十人的队伍又分成了两个小组,岳父是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
大伙搭好窝棚,为了怕饮水传染疾病,在上级的要求下,他们又挖好一口吃水井。运河边的水位高,向下挖几锨土就有泉水涌上来,挖井并不太难的事。
带来的那几十斤瓜干很快就要吃光了,看着疲惫的队员,岳父忍不住骂道,这狗日的粮食真不经吃。但缺粮并不能难倒这些吃惯野菜的人们,大伙开始挖野菜补充粮食。
岳父说,那时野菜也很少,由于正月还没有过完,天气还很冷,地里的野菜还没有出芽。好在过冬的野蒜多,大家就挖野蒜来充饥。
在河边挖土,再靠人力运到大堤上,这是一项极消耗体力的重活。天天吃不上纯粮饱饭,几天后就会让人受不住,有人头晕乏力,走起路来腿也发软。幸好这时上级及时送来了一批粮食,暂缓了缺粮的危机。
时间还没到二月中旬,粮食再次告急,这时地里的野菜陆续露了头,荠菜、七七芽、茅草芽等都成了大伙裹腹的食物。后来,他们甚至吃上了榆钱子、吃光了榆树叶。
由于长时间吃野菜,拉出的屎也是绿色的。但这些长年与土地打交道的人,深知有机肥的重要。既使是野菜变成的粪便,他们也会当作宝贝,有人把粪便捡起来,运到已修好的大堤上晾晒,想晒干后拿回去种地。
岳父说,有一次天降大雨,雨水冲裹着晾晒的粪便,顺着大堤涌进了他们的水井里,井水变成了混浊的黄绿色。这个无情的老天啊,不让吃饱就算了,连口干净的水也不给喝。
靠着野菜好不容易撑到了五月,地里的麦子开始变黄了,这时上面突然传来了命令,暂停施工,所有人回家收麦。
大伙齐声欢呼,马上拔棚装车,连夜赶回了老家。
后来每提起那段往事,岳父总会感叹,饿着肚子的滋味是真难受,但没有一个人充孬提前回家的。
作 者:张体龙
图片摄影:贾传军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