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永远记住别人的好
[打印本页]
作者:
晚景入寒窗
时间:
2022-9-22 10:13
标题:
永远记住别人的好
永远记住别人的好文/庞立亚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傻根,为人憨厚实在。他的生长环境和经历与最近热播的电影《隐入尘烟》中的男主马有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菜根谭有云:“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越是粗茶淡饭甘于清贫的人,大多数都是品德高尚、冰清玉洁之人。马有铁就是清贫的藜口苋肠者,他的心境也是冰清玉洁的。他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依然热爱生活”的广大贫苦百姓的典型代表。
傻根也类似。母亲精神失常,严重打击了他幼小的心灵,使他倍感惊慌,毫无丁点安全感!加之还有常常来自村民的白眼及小伙伴的欺凌,让他过早地品尝到人间的疾苦冷暖!他呆呆傻傻憨憨的样子,让人生厌,懒得多看上一眼。
令人窒息的环境,造就了孤僻、怯懦、多疑的性格。发育迟缓的身体及脑筋就是直接影响傻根的结果。矮矮的个头、消瘦的身形、扭曲的心灵,无情地折磨着傻根这个小不点。直到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情况才发生了好转。
因升学缘故,原校只有一到三年级的班级设置,四年级的学生都要升到离家稍远点的南校就读。傻根就这样和同学们一起升迁到了南校。
南校的曹校长,兼任他们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对他非常有眼缘,甚至于另眼相看、怜爱有加。常常让他同班干部一样享受着吃“小锅饭”的待遇。每次都叫班长给他捎来一份特别“加餐”的数学试卷,他的学习成绩及身心性情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健康成长。曹校长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他的人生从此改变……。
越是缺少温暖的人,越是渴望接近光明,也更加理解同样缺少温暖和爱的人。一颗滚烫而感恩的心储存在心里、生根发芽,一旦有机会爱与被爱,就会倍感珍惜,然后将仅有的光和热毫无保留地散发出去,去温暖最需要温暖的人。
怎奈?他的前半生一直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别人对他的好,他始终铭记在心。他对别人的好,学会忘记。
大女儿的启蒙老师是他同事的老婆、是他的老邻居。高老师为人师表、品德高尚,对学生严肃认真、视学如子。尤其是对傻根的女儿更是偏爱有加,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负责。
傻根教育女儿:“要永远记住高老师的好、记住高老师的恩,一旦有了能力一定要记得回报!回报高老师本人、回报这温情的社会。”
小女儿小学四到六年级的班主任姚老师,也同样视同己出地关心和爱护着小女儿。傻根叮嘱女儿:“要永远记住姚老师的好!你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回报姚老师,只有默默地感恩。见着恩师主动热情地打招呼,是你现在唯一能做的感激事情。”
儿子没有女儿那么幸运,遇到的小学一年级第一个班主任就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让胖胖的儿子,跟其他两位同学三个人一起挤在最后一排紧挨着后门的同一张小桌子上。
儿子默默地坐在小桌子旁边的门后面,书都被第一天上学的同学给挤没了。妈妈第二天去央求班主任老师,她却厉声斥责妈妈自己找去。其实课本早已被其他同学交给了班主任老师,书就静静地躺在她眼前讲桌的右上角上……。
儿子中考失利,考到了一所乡镇高中。乡镇的条件不比县城,儿子一时很难适应周遭的环境。想回城借读吧,借读费高的吓人,还得高质量地疏通关系和人情。
斟酌再三,最后答应儿子就近租房走读。因已错过每年最佳的租房时间而无房可租,一时难倒了傻根。无奈拨打了刘忠厚老同学的电话。
“一辈同学三辈亲,三辈同学入老林”。忠厚同学就住在该高中部附近,傻根便问问老同学忠厚认识学校的人不?想能有个熟人老师方便照顾一下儿子。得知傻根的儿子报考了该学校时,忠厚同学第一时间邀请到时候就到他那儿居住,他在一楼有闲着的房子。
傻根知道忠厚同学富有且大方,同样实在的他怕老同学不要钱,所以一直没好意思打搅。找了好久房子未果,才只好打通忠厚同学的电话。
忠厚同学是做工程的,前些年挣了不少钱,也是同学中屈指可数的几个特别富裕户之一。他为人诚信实在,经常做东请同学们吃饭,在同学中口碑非常好。
“同频者相吸”,灵魂相近的人就会互相吸引着。忠厚同学和傻根都是实在人,他们相处的非常融洽。
电话那头的忠厚同学放下手中生意,急忙赶回老家,与傻根立马签订了租赁合同。他的鼎力相助,为傻根儿子办理走读解了燃眉之急。里外两大间装修精美的门面房免费提供给傻根爷俩儿使用,说什么也不要钱。“给钱我就不给你用了”,一句实在话搞的不善言谈的傻根无语相接。
这地段生活非常方便,里屋又闹中取静、适于学习,且离高中部学校也很近,傻根父子住着都非常满意。
闲谈中,傻根告诫儿子:“受人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刘大大(伯伯)帮了咱们那么大的忙?解了燃眉之急不说,还又借这么好的房子无偿让我们居住,永远都要记住刘大大这份厚恩重德!”
儿子借读的事,好多个老同学都倾囊相助,傻根感恩不尽。他的老同学、老同事、老上级廉哥,不惜放下领导身段,陪同他一起去找同样是老同学的校长沟通;工作在南京的老同学峰哥,疫情原因不便前来,委托其妹龙梅妹妹倾囊相助;局里工作的老同学伟弟,频频电话协调。要感恩的人还很多,傻根都一一记在心里……。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你付出的所有的福报,都会在不久的将来以另一种方式返馈到你的身上。所以,我们都要为自己、为子孙积累福报。永远记住别人的好!永远只对别人好!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